目录
1.“三步走”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
2.用好专题组织生活会进行“政治体检”
3.以“三气”写好专题组织生活会下半篇章
4.专题组织生活会贵在“真”重在“实”
5.坚持三个“摆进去”做好三个“看一看”
6.让专题组织生活会“辣味十足”
7.写好组织生活会的“横竖撇捺”
8.高质量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
9.谈心谈话走“形”更要走“心”
10.写好专题组织生活会“体检报告”
11.专题组织生活会当全力抵达“三处”
12.答好专题组织生活会“三道题”
13.为组织生活会熬一碗“酸辣汤”
14.专题组织生活会不妨加一点“酸甜苦辣”味
15.专题组织生活会要“瞄着问题去”
16.专题组织生活会要“有声”“有味”“有颜”
17.专题组织生活会应以“jin(g)”治“动”
18.做好“加法”题交出专题组织生活会“满意卷”
19.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需贯彻三个“关键词”
20.专题组织生活会既要“有辣味”更要“辣到位”
21.专题组织生活会要有“滋”有“味”
22.把“异见”当做推动工作的“法宝”
23.用好批评“武器”让组织生活会更“有味”
24.专题组织生活会要“精短”“坦诚”“真实”
25.组织生活会需“入脑“入心”“入行”
26.“望闻问切”把脉专题组织生活会
27.解好专题组织生活会这道题
28.勤用“三问”拭初心
29.以“点穴”之功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
30.专题组织生活会要严把“三关”
31.专题组织生活会中的“卡”“路”“里”
32.答好专题组织生活会“三道题”
33.专题组织生活会贵在“查缺”重在“补漏”
34.专题组织生活会三“忌”三“到”
35.专题组织生活会有“度”才有“味”
36.奏响组织生活会“五部曲”
37.组织生活会要抓好“三个关键词”
38.“三个坚持”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
39.让组织生活会有如“春夜喜雨”
40.为专题组织生活会添“柴”加“火”
41.专题组织生活会的“打开模式”
42.“四味良方”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
43.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要“真”字当先
44.批评不能“挂着空挡踩油门”
45.专题组织生活会要“冷热”结合“动”起来
46.专题组织生活会要开出“三味”
47.“三个坚持”向专题组织生活会要质量
48.把“四关”促专题组织生活会提质增效
49.在“学查改”上下功夫开好组织生活会
50.组织生活会要有“新度”“深度”“力度”
“三步走”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
根据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安排,“七一”后,基层党组织要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主题,认真贯彻“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求,组织党员召开一次专题组织生活。
基层党组织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开展好专题组织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专题组织生活会,带领普通党员开好组织生活会,认真检视党史学习和“为群众办实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高质量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
理论学习要“走心”。会前学习是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前的基础性工作。各基层党员干部要通过个人自学、专题研讨学、手机网络常态学等多种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的重要讲话和党中央指定的4本学习材料,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一字一句地细读深悟,在学深悟透中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来面对解决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思想统一了,共识达成了,才能夯实专题组织生活会的思想基础,才能真正把理论中蕴含的思想方法、工作办法转化为提升履职能力的真招实策。
检视问题要“走深”。检视问题是专题组织生活会的重要环节。党员要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重点检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情况,学了多少;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指定学习材料情况,读了多少;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立足岗位,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做了多少。对照党章党规,对照《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认真查摆自身在党员意识、担当作为、联系服务党员群众、遵守纪律、作用发挥、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检视问题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实事求是,全面检视,要真的看到问题,找准痛点,剖析主观上、思想上的根源。
整改问题要“走实”。问题整改是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的落脚点。各基层党组织针对支部存在的问题要列出整改问题清单,明确整改事项和整改措施、整改时限,要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魄力,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决心,要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恒心,让存在的问题改进有效果,党员群众看得到、感受得到。党员个人检视的问题也要有具体的整改举措,逐条对应精准开好“处方”,作出整改承诺,落脚到具体的事情上,有可检验的实际效果,不能让“理论学习不够”“思想认识不到位”等一些问题年年检视年年有,年年整改年年在,成为落实不了的“顽疾”。
用好专题组织生活会进行“政治体检”
一次组织生活就是一次政治体检。近日,各地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从谈学习心得体会、到查找剖析不足、再到批评与自我批评、又到问题整改落地,专题组织生活会是一个“学、悟、查、批、改”良性工作闭环,也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式、全景化的政治体检,能够照出信念信仰、宗旨意识、使命担当、为民情怀、勤勉奉献等党性作风和政治品格。所以说,用好专题组织生活会进行“政治体检”,促进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仰、铭记初心使命、赓续精神血脉、矢志践行复兴。
客观总结“学”。学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党史学习教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是基本目标和总体要求,专题组织生活会就是一次公正客观的考场和评价,党员干部要紧扣自身学了多少、学会什么、弄懂什么、做实什么进行全方位总结汇报,既要对标对表精神要求、更要贴近自我学习成果,形成一个学习心得体会小结,如实接受同志监督和评价,摒弃“不敢亮丑”“害怕出丑”意识,防止总结“学”成了粉饰“学”,把没有达到的境界、没有弄通的思想、没有理解的理论当作学好了、弄懂了、悟透了。唯有真实谈体会、走心谈心得,才能为下一步深学深悟、笃学笃信打好基础。
联系实绩“悟”。学有所悟,才能学有所获。党史学习专题组织生活会过得实不实,政治体检能够鞭辟入里、一针见血,就在于党员干部是否走心用心“悟”,“悟”出理想信仰、“悟”出政治忠诚、“悟”出宗旨意识、“悟”出初心使命。当然,悟不是空对空的“头脑风暴”,而是见行见效的实干主义。要坚持把自己做了什么、为民办了什么、替地方干了什么融入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实绩摆进去,推动“悟”有所指、“悟”有所物,防止专题组织生活会成了一场理论“悟”虚会。
深入肌理“查”。自我查摆、自我对照、自我检视,是专题组织生活会“政治体检”的“首关手术”,党员干部唯有拿起手术刀向自己开刀,“了解自己的首先是自己”,把政治忠诚、信仰品格、理想追求、为民服务、担当作为、党性作风等存在的弊端和不足找出来,才能为政治体检提供“样本”和“病例”,才能确保政治体检真正聚焦“病源”,从而为刮骨疗毒、去腐生肌提供前提基础。
放开包袱“批”。批评与自我批评既是专题组织生活会的压轴戏和重头戏,更是党员干部进行政治体检的“检视舱”和“测量仪”。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善于放开包袱、带头开炮、示范自我批评,敢于打破“一堂和气”“你好我好”的庸俗局面,进入见辣味、“放狠话”、揭短处、击痛点的批评状态,才能相互指正、彼此提醒、看到“后背”,防止隔靴搔痒、互送礼花、一团和气等不良现象。
动真碰硬“改”。政治体检是为了政治革命,“改”是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最后“一环”,也是重要“一招”。政治体检产生了“体检报告单”,党员干部就要严格按照报告单照单抓药、精准病症、把脉诊断,盯紧病灶不放、矢志整改提升。要形成个人整改计划清单、明确时限、举措务实、扎实推进,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能够当下整改到位的立改立行、马上就改;需要长期坚持的久久为功、驰而不息,确保政治体检撬动自我革命、自我净化、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有利杠杆。
以“三气”写好专题组织生活会下半篇章
根据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安排,“七一”后,基层党组织要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主题,认真贯彻“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求,组织党员召开一次专题组织生活。广大党员干部应坚持“三气”,保证专题组织生活会的成效落到实处。
以“静气”领悟七一讲话。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阔、精辟深刻、震撼人心,全面回顾我们党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的百年历史进程,系统总结我们党奠基立业、铸就辉煌的百年奋斗成就,深刻阐明我们党独立自主、实践创造的百年发展规律,科学展望我们党开拓进取、走向未来的百年宏伟蓝图,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豪气,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自信、自强、自立、自警、自励。广大党员干部应静下心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的赶赴“时代大考”的号召,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贯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这一主线,明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这一要求,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为通过大考的合格标准,以坚定的意志、清醒的头脑、锵铿的步伐踏上赶考之路,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时代答卷。
以“净气”检视自身问题。紧紧围绕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的主题,广大党员干部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责任摆进去,深入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明确今后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和指南。今后要再下功夫,找准方法,认真学好“四史”,特别是要在学好、学实、用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深研细磨。要从党史学习中进一步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理想信念,淬炼思想灵魂,加强思想改造,做到“君子检身,常若有过”,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结合岗位实际,主动谋划工作,创新工作思路,强化责任担当,在工作中做到放下顾虑,轻装上阵,敢于承担责任,在新时代“赶考”中施展长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落在细处,为民服务,建功立业。
以“进气”实心为民服务。党的百年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其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福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教育动员大会上深情地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彰显了100年来共产党一脉相承的人民立场、一如既往的赤子情怀、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广大党员干部,今后要对焦对标党中央要求,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厚植为民情怀,结合工作岗位,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主动走近服务对象,倾听其呼声和要求,拉近与群众感情距离,提高服务效能,练就服务本领,增强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落到实处。
专题组织生活会贵在“真”重在“实”
各级党支部或党小组要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扎实开展好专题组织生活会,自觉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走深走实,深刻感悟思想伟力,凝聚发展动力,不断提升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和政治执行力,确保专题组织生活会取得良好效果。
理论武装要“走心”。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要坚持以学深学透、学懂弄通百年党史为基点,坚持深入学、系统学、全面学,下足功夫,将自身摆进去,将工作成效摆进去,将发展难点和堵点摆进去,切实深化思想认识。在理论武装上要避免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切记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滋生,避免只顾“买材料”“抄段落”“喊口号”等“学习作秀”,要真正做到“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在百年波澜壮阔的史诗岁月中感悟磅礴力量,传承红色基因,让党史教育浸润人心,实现血脉的融合和精神的洗礼,迸发出乘风破浪的红色力量。
剖析检视要“入心”。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法宝,更是党员干部强身健体的重要“良方”,批评与自我批评要真正做到“红红脸”“出出汗”,从而实现“洗洗澡”“治治病”的效果,要避免“一团和气”的“假团结”,不做“只栽花不种刺”的“老好人”和“糊涂人”,既不能“和稀泥”左右逢源,又不能“泄私愤”主观武断,要坚持客观公心,做到“当面锣、对面鼓”,讲真理、说真话、摆事实,以理服人,在真情实意中言辞尖锐,让专题组织生活会有辣味、有麻味,更有党味。
整改落实要“实心”。问题整改是组织生活的关键和核心,要避免“虎头蛇尾”,更要忌讳“雷声大、雨点小”,要坚持真改真做,以问题为导向,理出问题清单,做到“对症下药”,照单销号,坚持“言必行、行必果”,对整改落实“回头看”“反复看”“经常看”,切实将整改落实同发展难点和堵点结合起来,同个人思想政治建设结合起来,整改出战斗力和攻坚力,做到“不含糊”“不回避”,不做“表面文章”,不敷衍了事,切实树立起“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在总结经验和整改的基础上增智慧、提本领,让整改落实出实效、展实绩。
组织生活会要坚持以交流思想、总结经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中心,既要深化思想政治建设、凝聚发展共识,又要“真刀真枪”,相互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在弄清问题的同时,实现高度的团结和统一。
坚持三个“摆进去”做好三个“看一看”
“七一”之后,各基层党组织都将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这一主题,认真贯彻“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这一要求,组织党员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
众所周知,组织生活会是党支部以交流思想、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生活制度,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管理、教育、监督和服务的重要形式,对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加强党的建设至关重要。
开好这次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广大党员干部应坚持做到三个“摆进去”,做好三个“看一看”,确保专题组织生活会不落俗套、开出实效。
坚持把“思想”摆进去,看一看“理想信念”树得牢不牢。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是最重要的精神财富。这次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题和要求就是“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和“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我们要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把思想摆进去,看是否通过对党史的学习感悟到了我们党的伟大,体悟到了伟大的革命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否领悟到了我们党精神谱系的力量所在、魅力所在?是否进一步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是否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摆一摆”“看一看”“找一找”个人思想是否得到洗礼、升华,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红色力量,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奋斗前行。
坚持把“工作”摆进去,看一看“岗位职责”尽得好不好。履职尽责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对领导干部岗位作为的实际检验。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就要主动把岗位职责、个人工作摆进去,对照革命先贤先辈们的敬业奉献、艰苦奋斗精神,看一看工作是否做到了尽职尽责、尽善尽美?是否做到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是否做到了困难面前迎头上,名利面前主动让?是否做到了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是否做到了面对失误错误敢于担责、主动揽过?等等,通过“摆一摆”“看一看”“查一查”,找出问题和不足、短板和缺陷,切实做到用心工作、用情干事,追求精益求精、好上加好,以实际行动体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用工作实效检验责任担当。
坚持把“初心”摆进去,看一看“为民实事”办得实不实。“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百年党史就是一部初心不改的为民服务史,一部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史。“我为群众办实事”是“学史力行”的实践要求。党员干部要在专题组织生活会中把“初心”摆进去,看一看是否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否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否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着力解决了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是否做到了“群众在哪里不满意,就在哪里下功夫”?等等,通过“摆一摆”“看一看”“想一想”,努力把初心使命变成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
对照党史、观照现实、映照当下。我们要切实把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推动党员领导干部主动检视自我、自觉修正错误的重要措施,通过“摆进去”“看一看”,切实“照好镜子”、检视问题,做好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让专题组织生活会“辣味十足”
高质量的组织生活会,是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方式,也是对党员干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集中检验。近期,各地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正陆续召开,只有让专题组织生活会“辣味十足”、把查摆的问题改在实处,才能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全面大盘点、大检验,让广大党员思想认识再深化、再洗礼,从而实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标。
有“吃辣”的准备,揭短亮丑决不能绕弯子。敢于揭伤疤、戳痛处,才能开窍通络、排毒祛病。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党员,都应做足“吃辣”的思想准备,充分认识到批评与自我批评既是传承党的优良传统,更是对党、对人民、对同志高度负责的表现,这种辣味十足的组织生活会是为了党员能行得正、坐得端、走得远。因此,自我批评要“红脸出汗”,提批评意见不能留情面、绕弯子、走过场,相互批评要讲党性、讲真理,不徇私情、顾面子,要立足实际、出于公心,揭短亮丑不避讳、相互批评敢较真,处处“动真格”“见真章”,一针见血提意见、真心实意帮同志,把严和实的风格贯穿始终。
让“辣味”唱主角,痛快批评更能凝聚人心。组织生活会,不是座谈会、茶话会,必须要让“辣味”唱主角。“辣味”能不能“辣得痛快”,辣的程度如何,关键取决于批评与自我批评。自己脸上的黑自己看不见,只有通过他人才能知晓。除了要让自我批评真刀真枪,达到“红脸出汗”的效果,还要让相互批评“批”得辣味十足,达到“评”在面上、“辣”到心里的效果。因此,要敢于揭伤疤、戳痛处、见筋骨,不仅要自己“洗洗澡”,还要大伙“搓搓背”,更要一起“掉掉泥”,认识到搓红了背搓不掉皮,不伤感情更聚人心,多些面红耳赤的“辣味”,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
解“辣手”会后题,落实整改才是关键所在。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找准问题是前提,整改落实才是最终目的。因此,既要在会中“出好题”,更要在会后“答好题”。对提出的问题,要当场全盘认领,作出整改承诺。要切实增强正视问题的自觉,深刻剖析根源,直奔问题去,直面难题改,把准脉搏、精准开方、对症下药、狠抓落实,切实做好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后半篇文章”,确保改出责任担当、改出能力水平、改出过硬作风。同时,对其他同志存在的问题,要引以为戒、深刻警醒、举一反三,坚决把类似问题扼杀在摇篮里,从而达到自我净化、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目的。
写好组织生活会的“横竖撇捺”
根据党史学习的安排计划,“七一”后,基层党组织要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主题开展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各基层党组织要珍惜开展组织生活会的机会,勇于自我检讨、相互批评,认真提出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探索整改措施。
纵向学习,由浅入深,理论学习打基础。理论学习是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前的基础性工作,各基层党组织在召开组织生活会时要通过看视频、读文章、相互探讨等方式学习各类理论知识,深化对各种新思想的认识和理解,提升政治站位,确保实现全面学、系统学、深入学,在理论学习中明了组织生活会的意义,为后续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奠定深厚的思想基础。对于新时代的基层干部来说,应该珍惜组织生活会中理论学习的机会,通过理论学习增强工作自信、拓宽工作思路、肩负工作担当,在新时代实现理想抱负。
横向对比,相互批评,检视之中现不足。批评和自我批评是组织生活会一贯的重点,在会上,大家应踊跃交流,对照标准找差距抓落实。对于自我批评,一定要勇于自我检视,拥有剖析自我的勇气;对于相互批评,一定要放下包袱、敢于一针见血,绝不能碍于面子“不痛不痒”“隔靴搔痒”。只有这样,组织生活会才能有修身治病、强肌健体的功效,“辣”出大家一身汗,帮助大家认清自我不足,找准改进方向,让大家真正从组织生活会中汲取营养,让思想经受洗礼。当然,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绝不能戴着“有色眼镜”毫无根据地乱批评,应该秉持公平公正的态度,以公心为基础,达到交流思想、提升思想的效果。
一撇一捺,站稳脚步,整改提升到实处。“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召开组织生活会,找准问题是前提,整改落实到位是重点,把一张张“问题清单”变成一单单可观的“成绩单”是衡量组织生活会召开质量的重要标准。党员同志应该列出整改问题清单,逐项列出整改举措,从思想上认识各类问题,从行动上改正自身不足,达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目的,让组织生活会在“红红脸”后达到“治病”“排毒”的疗效,让广大党员在跟踪问效中推动自我提升,做到深知、真行、立改。
高质量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
根据党史学习教育部署安排,7月底至8月中旬,各地各级党组织将陆续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党的组织生活会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也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规定动作。党员同志要按照党史学习教育的部署安排,勇于自我革命,坚持刀刃向内,高质量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
思想认识要深刻。组织生活会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党性淬炼是第一位的要求。这首先要求党员同志认真对照问题检视清单,进行深刻的党性分析。然而,少部分党员同志秉承“拿来主义”,把思想交流当作一种“差事”,为了完成“任务”,简单粗暴地“借鉴”几篇心得杂糅在一起便拿来交流。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根本目的是把自己学习党史过程“真正”体会到的思想表达出来,同时开展对照检查,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党员同志要紧密围绕政治合格,深切反思是否增强“四个意识”,深思自身是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事业观。要真正做到思想认识鞭辟入里,把组织生活会作为锤炼党性的大熔炉、强化纪律的训练场、深化作风的实践课,勇于深刻剖析自我,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
检视问题要全面。检视问题为的是对党史学习教育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是对思想的一次洗礼,也是对自身党性修养的一次重新认识。党员同志要勇于从思想根源找准差距、找到不足,以刀刃向内的自觉,不羞于揭短亮丑,向自己“开炮”,避免让专题组织生活会成为“夸夸群”。要坚持真理,从党的事业出发,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出发,深入对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权利和义务,对照群众的“急难愁盼”事项,逐条逐项认真查摆,做到切准病灶、深刻剖析,达到“红脸出汗”“心跳加速”的效果。同时,要牢固树立群众立场,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既要敞开大门听取群众意见,也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要根据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征求到的意见建议,针对具体“病情”写出“病历本”,梳理出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确保把问题找准找实找具体。
剖析根源要准确。剖析思想根源是对思想的一次重要重塑和修正,只有不怕揭短亮丑,才能真正达到补足精神之钙、扫清思想“污垢”的效果。党员同志要摒弃“闯关”思想、消除“过场”心态,保持“不怕辣”的拼劲、“怕不辣”的狠劲、“辣不怕”的韧劲,紧扣专题组织生活会主题不跑偏、问题不散光,坚持实事求是讲问题、开门见山亮真丑,做到大问题不含糊、小问题不姑息,确保剖析根源不虚不偏不空不走过场。同时,要端正态度,把标准定得高一些,把尺子量得严一点,多用“放大镜”揭短亮丑,多用“显微镜”剖析根源,使沾染的“病诟”无处藏身,确保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出高水平、开出高质量、开出高标准,真正达到红脸出汗、排毒治病的效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向纵深发展。
相互批评要火辣。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有力武器,也是组织生活会的基本内容。党员同志要以无私无畏的胸襟,既主动拿自己“开刀”,敢于揭短亮丑,又带头向别人“开炮”,勇于对其他党员同志直言不讳地提出批评。自我批评时,要把自己摆进去、摆到位,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批评他人时,要本着对同志真关心、真爱护的立场,抛开“得罪人”“伤和气”的顾虑,既坦诚相见、推心置腹,又直言不讳,是什么问题就谈什么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说什么问题。同时,党员同志要有接受批评的肚量,要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坦诚倾听批评、接受意见,达到脸上火辣辣、心里热乎乎的效果。
整改措施要实效。整改措施是对自身问题和思想根源的一次纠偏,不仅要写在对照检查材料里,更要真正落实到整改行动上。组织生活会开得好不好,关键看“疗效”。党员同志要坚决杜绝说与做“两张皮”,不能“说归说”“改归改”,要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态度,针对专题组织生活会中查摆出来的问题和批评中提出的意见,逐项梳理列出“问题清单”和“批评意见清单”,同时制定出“整改清单”。要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坚忍不拔的韧劲,不断提高抓整改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拿出实招硬招“对症下药”、狠抓落实,把抓好问题整改作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措施,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取得让党员和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党史学习教育成效。
谈心谈话走“形”更要走“心”
谈心谈话是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前的一个同志间相互交流思想、交换意见的必要手段。它可以增进同志间团结协作,及时化解矛盾,还可以起到广泛征求意见、推进支部工作的作用。此外,深入开展谈心谈话,用好谈心谈话这个制度之“宝”,更可以达到直言不讳为身边同志咬耳、扯袖,增进同志情谊,纯洁同志关系,发扬党内民主的目的。
从表面上看,谈心谈话是一种党内民主的程序和形式。我们在开展谈心谈话时,在走“形”的同时,更要注意走“心”。
以“真心”对待身边同志,不搞“远交近攻”,才能让谈心谈话走“形”更走“心”。谈心谈话的对象,都是我们身边的同志,不是遥远的诗和远方。在战国时期,秦国推行的外交政策叫“远交近攻”。这个政策对当时的秦国是作用明显、非常见效的。但是,我们对待身边的同志一定不能搞“远交近攻”,近处的同志全“防”着,用“虚情假意”,朋友圈里“远方”的外省同志却搞得关系亲上加亲,这就本末倒置了。党的事业是靠“我们”和“我们身边的同志”凝成一股力量完成的,所以我们面对身边同志时,要用“真心”和“实意”,千万别用“远交近攻”那一套对待支部里的同志。
以“实心”交流思想意见,不搞“虚头巴脑”,才能让谈心谈话走“形”更走“心”。谈心谈话的内容,是交流近段时间同志们的思想转变、思想火花和其他收获,交换今年或这半年以来的意见建议。谈心谈话开展得好,会使“交换、比较、反复”的工作方法产生大作用。不能搞“虚头巴脑”,讲虚假思想内容,讲不真实思想收获,讲对人民、对党的事业没有实质性意义的“无用”意见。这样的谈心谈话不仅会变成“走形式”“走程序”,还会引起反作用,引发同志对谈心谈话的反感。要交换“有用”的意见,交流“真实”的思想,不搞“虚头巴脑”,才能让谈心谈话走“形”更走“心”。
以“良心”纳诤言吐诤语,不搞“逢迎拍马”,才能让谈心谈话走“形”更走“心”。谈心谈话是同志间“面对面”进行咬耳扯袖、讲诤言诤语的好方法、好时机。但是现实中,有的党组织把谈心谈话搞成了“逢迎拍马捧场会”“赞赞会”。抑或是谈心谈话在刚开始进行的时候还比较开诚布公、直言不讳戳问题痛处,但是进行到后来就“变味”了,同志们从“闻过则喜”变成了“见好话就收”,从给对方“摆问题”“说实际”变成了“夸奖”和“赞美”对方。这样就失去了谈心谈话的真正作用,也丢失了我们的“良心”。因此要出于“良心”去开展谈心谈话,以“良心”纳诤言吐诤语、咬耳扯袖,不搞“逢迎拍马”,才能让谈心谈话走“形”更走“心”。
写好专题组织生活会“体检报告”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近期,各地党支部陆续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支部党员通过认真开展学习、深入查摆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准差距不足,制定整改措施,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政治体检”。
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是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方式,广大党员要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政治担当,切实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写好专题组织生活会的“体检报告”,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在新征程上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书写新的时代篇章。
看理论武装“成色”,感悟真理力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首要任务就是“学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学习党史,就要深刻领悟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刻认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从而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和运用。要在专题组织生活会重点查摆理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看是否掌握了其中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是否做到了真学真信真用,用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通过检视理论武装的“成色”,带着问题学、带着实践学,杜绝“流于形、浮于表”的学习形式,注重学习效果,推动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看担当作为“底色”,开创工作新局。学习党史的目的在用,关键就是要总结运用好党的宝贵历史经验,传承发扬好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去破解工作中存在的困难矛盾,去战胜工作中遇到的风险挑战。要在专题组织生活会中对照党员先锋模范要求,以先辈先烈为镜,立足自身岗位查摆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情况,特别是面对风险挑战时有没有迎难而上的担当品质,面对困难矛盾时有没有“啃硬骨头”“下深水”的勇气决心,面对大是大非时有没有敢于亮剑的斗争精神。要继续深入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以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为滋养,以其中蕴含的经验智慧为指引,以正确的历史观涵养正确的事业观,擦亮共产党人敢于担当、勇于担当的干事创业“底色”,挺起担当脊梁,真抓实干、顽强拼搏,努力打开新的工作局面,创造新的工作成绩。
看人民群众“脸色”,办好群众实事。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千评万评不如百姓好评。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检验党史学习教育实效的重要方式。党员干部作风有没有实质转变,困难问题有没有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开展好专题组织生活会,就要把“视点”聚焦到人民群众中,聚焦到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上来,多看一看群众的“脸色”,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深刻检视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树立得牢不牢,群众反映的问题诉求解决得好不好,需要整改的问题整改得实不实。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以“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专题组织生活会当全力抵达“三处”
组织生活会是党支部以交流思想、总结交流经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中心内容的组织活动制度。近期,各地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正陆续召开,只有让专题组织生活会会前、会中、会后组织到位,不走过场,不搞形式,全力抵达“三处”,才能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全面大盘点、大检验,才能让广大党员思想认识再深化、再洗礼,实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标。
会前准备要落到“实处”。认真准备是开好组织生活会的前提。党支部或党小组要及时发布通知,让党员了解会议有关情况。党支部“一班人”和党员首先要学好上级文件精神和通知要求及指定的内容,统一思想,增强党性和组织观念,打牢召开组织生活会的思想政治基础。党支部“一班人”要采取多种方式开展谈心谈话,相互提醒、交流提高,并广泛找党员、群众谈心谈话,在高质量的谈心谈话中,消除隔阂、鼓舞士气、增进团结,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支部“一班人”要敞开大门、广开言路,请群众来参与,认真了解情况,虚心听取意见,对好的意见建议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吸收采纳,绝不能“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党支部“一班人”和党员还要在学习、谈话、建议中正确认识自己,自我精准画像、准确定位,认真准备发言材料,做足准备。
会上批评要点到“痛处”。习近平同志曾指出:“一团和气、好好先生、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不是团结,而是涣散,也是一种麻痹。”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是开好组织生活会的关键。专题组织生活会要敢于揭短亮丑、真刀真枪,开出辣味,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胸襟开展批评。会上,党支部“一班人”要带头批评,敢于批评,勇于揭短亮丑,说心里话,讲真心话,做到讲问题不讲成绩,开展批评开门见山,不做锦上添花“老好人”,多当“雪上加霜”“真战友”。要善于自我批评、相互批评、接受批评,做到批评“一针见血”,不“隔靴搔痒”,要见人见事见思想,点到“痛处”。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让每个党员都能“红脸出汗、排毒治病”,达到“思想政治受洗礼”的目的,开一场真正“辣味十足”的专题组织生活会。
会后整改要走到“深处”。会后整改落实是专题组织生活会的“后半篇文章”,抓好整改落实,实现自我提升、自我洗礼,是召开组织生活会的目的。党支部“一班人”和党员决不能只出题、不答题,更不能“讳疾忌医”,而要直面问题不回避,针对组织生活会上提出的问题建议,要一一列举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作出整改承诺,接受批评监督,以雷厉风行的作风、“担担子”的勇气和“钉钉子”的精神,迅速抓好整改落实,努力做好专题组织生活会“后半篇文章”,做到有头有尾,善始善终。要坚决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在问题整改中敢于动真碰硬,“不留死角”,做到解决问题不打折,以高站位、真担当、硬作风狠抓真抓深抓问题整改落实,真正解决精神上、思想上、行动上的“顽瘴痼疾”,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确保组织生活会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明显成效。
答好专题组织生活会“三道题”
近期,各地党支部陆续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其中开展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关键环节,批评真不真、实不实,直接关系专题组织生活会质量的高低。党员干部要敢于亮出批评利器,高标准严要求揭短亮丑,一针见血戳痛处,有的放矢指不足,答好专题组织生活会“三道题”,实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标。
以滴水穿石的韧劲找准“病因”,答好基础题。“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召开组织生活会前,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相互探讨交流,深化对各种新思想的认识和理解,做到“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切忌把专题组织生活会开成“夸夸会”,把“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表扬与自我表扬”;开成“邀功会”,只说“长”不道“短”,让原本“辣味十足”的生活会失去了应有的“味道”。党员干部应以对党和对同志高度负责的精神找准“病因”,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敢于揭伤疤、戳痛处、见筋骨,使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走深走实。
以踏石留印的决心祛除“病根”,答好必答题。“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找到问题不整改,查明病因不根除,那就是在做“表面文章”,达不到“排毒”“治病”的效果,将会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拦路虎”。党员干部要秉持“一切为了人民”的工作理念和方向指引,把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相结合,联系思想、工作、作风实际,对查摆出来的问题,照单全收,建立台账,限期销号。以闻过则喜、知过必改的胸怀,充分发挥“钉钉子”精神,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把群众高不高兴、满不满意作为整改成效的重要参考,用排除万难、一站到底的决心,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以铁杵磨针的耐心夯实“药效”,答好判断题。“劲操比松寒不挠,忠言如药苦非甘。”找准“病因”,祛除“病根”,开好“药方”,接着就是“遵医嘱”夯实“药效”,切不可会上“信誓旦旦”,会后“一切照旧”,眉毛胡子一把抓,依然“带病前行”,陷入“走形式”“做样子”的误区。党员干部要多留心存在的问题,把干劲使在不足上,把心思花在实干上,正冠治病才能趋于长效。要以专题组织生活会为起点,坚持实事求是,建章立制抓好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克服“好人主义”,不搞“一团和气”,在“红红脸”“出出汗”“洗洗澡”中达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目的。
为组织生活会熬一碗“酸辣汤”
根据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安排,运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组织广大党员召开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
备足理论学习的“原料”,添加初心使命的“作料”,把体会讲出来。广大党员静下心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以坚定的意志、清醒的头脑、铿锵的步伐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行,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往实里学、往细里学、往心里学,入脑铸魂,在信念中“不忘初心”,在思想上“牢记使命”,做新时代的党员先锋,用忠诚维护政治信仰,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实干的能力和水平。
对照党史学习的“原汤”,检验为民服务的“浓度”,把问题摆出来。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的主题,广大党员要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责任摆进去,深入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明确今后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加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入党铮铮誓言,勤政为民、夙夜在公、清正廉洁;要真切找准问题,提高让群众“爽口开胃”的真本领,坚持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作为重要标尺,真正检验出主题教育的“浓度”。
调整汤料搭配的“比例”,把握互相批评的“火候”,把成绩干出来。在相互批评中,针对其他党员同志给出的意见建议,要能从酸味中品出真味,从批评中总结出不足,从建议中提炼出经验。在他人的意见与建议中,对自身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进行的反思,明确自身短板、调整工作思路、不断改进方法。调整食材配料的比例,用最真诚的态度悉心熬制,以酸味儿醒神、辣味儿醒脑,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自觉修正错误,让组织生活会滋身养心,回味无穷。
一碗“酸辣汤”,时刻保持“醒脑”“开窍”的状态,才能临难不却、履险不惧、受屈不计,争当新时代的“排头兵”,汇聚成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助推中国号巨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乘风破浪,奔向更美好的未来。
专题组织生活会不妨加一点“酸甜苦辣”味
党的组织生活会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根据党史学习教育部署安排,7月底至8月中旬,各地各级党组织将陆续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笔者认为,要针对问题、触及思想,开出高质量的专题组织生活会,不妨在其中增添一点“酸甜苦辣”味。
用好“组织指导”,参与活动多吃一点“苦”。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需要用好“组织指导”这一手段。只有坚持党委领导、组织指导,才能开出效果、赢得人心;只有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才能传导动力、落实责任。党员领导干部既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专题组织生活会,还要参加和指导下级党支部的专题组织生活会,确保从严从实参与,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要以触及思想为要求、解决问题为目的,坚决防止简单以测评票数评价党员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只有让党员干部在专题组织生活中吃点“苦头”,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多添一份“劲头”。
避免“一团和气”,检视问题多找一点“辣”。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发扬自我革命的精神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剖析主观上、思想上的根源,主动查找违背初心和使命的问题和不足。党员同志在自我剖析发言时,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主动把自己摆进去,自觉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深挖病根,勇于向自己“开炮”;相互批评时要坚决杜绝“好好先生”,让大家沉浸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一团和气之中,要敢于直面问题,开展一针见血、毫无遮掩、真刀真枪的批评,真正达到红红脸、出出汗的效果。只有在检视问题中多找一点“辣度”,在推进工作中才能增添一份“力度”。
严格“程序要求”,开展过程多放一点“酸”。有些化学反应只有在强酸中才能进行。所以要想让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得有质量,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就要严格把握程序要求,坚持实事求是,确保任何步骤都不能少,规定的环节都不能丢。专题组织生活会涉及到学习研讨、征求意见建议、谈心谈话、对照检查、相互批评、会后整改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做扎实、做到位,才能真正发挥专题组织生活会政治体检、思想拉练和精神洗礼的作用。要营造一个严肃的政治氛围和轻松的发言环境,无论是谈心谈话、交流发言,都可以让党员干部勇于剖析自身摆问题,敢于评价他人提意见。
聚焦“整改落实”,检验成效多加一点“甜”。检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没有成效,不能单纯看从汇报材料上看,要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评价,要让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成为改变工作作风、服务群众的“助推剂”。党员干部要根据组织生活会查摆出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细化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以整改落实为牵引来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真正做到“实打实”,避免“空对空”。通过专题组织生活会,不断提升和增强党员干部为民造福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扎实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办实事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甜”。
专题组织生活会要“瞄着问题去”
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这是“七一”之后党员干部集体“回头看”检视剖析自我、提升工作质效的大好时机,也是解决党内生活随意化、平淡化问题的重要举措。党员干部只有在会议中敢于向问题“叫板”,稳准狠戳中“痛点”,方能确保组织生活会成效满满。
聚焦问题,瞄准“靶心”。揆诸当前,少数单位开会时往往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瞄不准问题靶心。谈老问题隔靴搔痒,提新问题不痛不痒,甚至把“谈问题”变成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将组织生活会当作问题的“解剖台”,从思想深处强化问题意识和危机意识,以严肃的态度和严谨的精神审视自我,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在揭短亮丑中红脸出汗,扫净思想灰尘,坚决警惕将会议开成“谈成绩阳光闪闪、讲问题遮遮掩掩”的成绩总结“茶话会”。
以身作则,向我“开炮”。找准找实问题是衡量专题组织生活会真实成效的“标尺”,党员干部要向自己开“大炮”而非“礼炮”,在对照检查中戳到痛处、摸准病根,否则就容易陷入“走过场、搞形式”的窠臼。坚持以上率下,领导干部重点聚焦思想作风、履职尽责、党风廉政等重点事项,敞开大门听意见,深入基层听呼声,放下架子接受群众“挑刺”,由内而外进行一次全面政治“体检”。同时增强检视的针对性,将问题放在推动经济发展、惠及民生福祉的高度来审视,同时针对不同岗位干部增强问题检视的差异性,切忌问题“一锅煮”,让组织生活会真正达到相互警醒、推动实际工作的目的。
精准发力,射出“实弹”。找准问题是前提,关键在改。会后的“治病排毒”环节还得经得起实践和群众的考验。各级党组织及党员个人要根据问题条目清单,从细节入手对准问题精准发力,实行逐条“销号管理”。坚持开展“回头看”巩固问题解决成效,以改进的常态化、长效化防止问题反弹,保证既有一鼓作气的整改,又有常态化的坚持,彻底实现“治病排毒”。“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问题改得实不实,群众最有发言权。要坚持将组织生活会在群众身边召开,把查摆的问题在群众视线范围内整改,让群众监督贯穿会议全过程。从群众最不满意、服务群众最薄弱的环节抓起,不断提升支部组织力,为各项利民举措打通“最后一公里”,在群众看得见的实惠中绘就最大“同心圆”。
专题组织生活会要“有声”“有味”“有颜”
根据党史学习教育部署安排,7月底至8月中旬,各地各级党组织将陆续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是一项以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中心内容的组织活动制度,党员干部在交流思想、总结经验中反躬自省,查找问题并整改问题,从而达到进步提升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要发挥专题组织生活会的作用,就要让其“有声”“有味”“有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