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住云河洗天青,闽山闽水物华新。”
在全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我省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福建考察指导,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福建发展提出了总方向、总定位、总要求。这是新起点上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动员令,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全省上下要迅速掀起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热潮,聚焦四方面“更大”要求,紧扣四方面重要任务,坚定信心、昂扬向上、奋勇前进,不负殷切期望,展现更大作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福建新篇章。
追求梦想,离不开正确的方向;砥砺前行,需要清晰的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和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创新理念、重大实践和优良作风,团结带领全省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这一重大使命,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并贯穿到福建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讲政治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我们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谱写好福建发展的新篇章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击还坚劲。新发展阶段福建发展的总方向、总定位、总要求,激励我们体现新担当、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惟有踔厉风发、担当实干,方能不负嘱托、不负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针对当前福建实际情况,把福建过去和将来贯穿贯通起来,把福建发展同全国大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结合起来,更加彰显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福建时代方位。我们要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
之大者”,把各项工作放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来审视分析和谋划推动。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要求作为牵动全省工作的牛鼻子,紧密结合“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全面对标对表,认真查找差距,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找准工作着力点和突破口,把贯彻落实体现在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上,体现在干事创业和责任担当上,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要求和殷切期望逐步变为现实。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总书记的关心关怀转化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实际成果,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全国两会闭幕不久,3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离京考察,选择他曾经工作了17年多的地方——福建。
25日,新华社播发的考察消息稿,在生动记述考察过程和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同时,还写入了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时的许多背景和故事,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
历史与现实呼应,深意自现——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深远谋划;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与境界;
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从中,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执政品格的发展历程。
——考察第一站,武夷山。早在1998年,习近平就提出,武夷山应该把自然生态保护好,这是关系武夷山前途命运的大问题。任福建省长时,他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为闽地作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战略抉择。
在福州福山郊野公园,总书记一段话至情至深:“我在这里工作的时候,就设想把福州建成海滨城市、山水城市,现在发展得比当时设想得还要好,要继续做下去,希望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于民。”
“生态优先”的理念很早就在总书记心里扎根。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保护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绿色发展是主线。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远见卓识,清晰可见。
——再看改革。
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习近平直接推动下开花结果。此次,总书记考察这项改革的重要策源地三明,为的就是了解改革落实成效。
时代背景不尽相同,但向改革要发展动力,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持守的执政“法宝”。
“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法论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总书记在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的一番话贯串今时与往日。
——三坊七巷、林则徐出生地、三明市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等文物
的修复和保护,习近平当年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三坊七巷由于他的重视,免遭拆除建楼,一大批历史文物古迹保留至今。
1992年,习近平这样论述“古与今”:“保护古城是与发展现代化相一致的,应当把古城的保护、建设和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此次听取福州古厝和三坊七巷保护修复等情况介绍,习近平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对照回味,习近平总书记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一以贯之。
福建,循迹八闽之地的探索与实践,擘画治国理政的全新坐标与宏图。
的弄潮人。”在《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序言中,习近平这样写道。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些。”一句话,流露出心怀大局的胸襟。
《1985—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福州市“3820”工程。两座城市,两张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20多年后,当年福州市“3820”工程主持编制者习近平,再次来到这里,一座现代化国际城市、一个经济与生态齐头并进的东南“桥头堡”,为这片土地交出靓丽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期间,充分肯定福建医改、林改等改革实践及成效,强调推进改革要坚持“人民至上”,“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要“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统一”“积极稳妥、步步为营,把握住方向,不能走偏了”。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17年半,提出了一系列前瞻性重要理念,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重大实践。从国企改革到“晋江经验”,从生态省建设到“数字福建”,从“马上就办”到简政放权,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到“科特派”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改革探索和实践,已经成为福建不懈推进改革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巨大动力,始终引领我们在改革道路上攻坚克难、奋勇前行。
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需要我们积极稳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力争取得更大突破、展现更大作为。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一切从人民需要出发,这是改革矢志不渝的目标。无论是“科特派”制度、三明医改还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其破题、解题,都是从人民需要出发,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展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觉悟担当,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改革越向前推进,越会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越会遇到阻力障碍,也越考验改革者的决心与勇气。我们要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使改革的思路、决策、措施都能更好满足群众诉求,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推动改革必须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基层群众蕴藏着极大的改革动力和创新智慧,他们渴望通过改革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他们对问题看得最透,对改革红利感受最深。我们要回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充分调动群众支持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起强大合力,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推进改革要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统一。对重大改革坚持试点先行,取得经验后再推广,这是“摸着石头过河”的
改革方法论,既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与此同时,改革开放时至今日,广度和深度已大为拓展,要把改革推向前进,顶层设计的紧迫性日益凸显。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统一,其实就是从实践中总结提炼科学方法和经验,反过来用于指导实践的过程。在新发展阶段,我们既要服务全国发展大局、着眼群众需求找准我省改革的定位和突破方向,又要着力推进改革攻坚和制度集成良性互动,使改革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治理效能、发展动能。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在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改革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积极稳妥、步步为营,把握住改革方向,推动改革在新发展阶段打开新局面,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强劲动力。
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要立足农业资源多样性和气候适宜优势,培育特色优势产业。要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同时积极培育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乡村振兴离不开科技深度发展,要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提高特色优势产业的创新力、竞争力。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要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要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要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抓好“厕所革命”、污水和垃圾处理,提升村容村貌,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扎实推进“绿盈乡村”建设。
饮水思源,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绝不能忘记老区苏区人民。福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有70个老区县(市、区),推进乡村振兴,要倾力支持老区苏区特色产业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保障等。老区苏区多数在山区,要突出绿色、红色、特色导向,积极发展提升特色现代农业、特色制造业、电商物流业、文创旅游业等,增强“造血”功能。要加快交通、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尽快破解发展瓶颈制约,改善老区苏区发展条件。要从群众最期盼的地方做起,加快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提高老区苏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
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的明天更美好。我们要把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抓住机遇、开阔眼界,拿出只争朝夕的干劲,保持滴水穿石的韧劲,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出一条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在创造美好生活新征程上再领风骚。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17篇)视察福建素材汇编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9975.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