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牛区委七届十四次全体会议暨
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金牛区区长周德强
(2021年3月1日)
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现将我区2020年经济工作情况和2021年经济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2020年经济工作情况
2020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5亿元、同比增长2%,经济总量连续31年居五城区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4.7亿元,增幅居五城区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2%,增速居五城区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疫情防控有序有力。一是坚持率先部署,有序应对早期疫情。第一时间组建10个工作组、制定“1+10”防控方案,闻令启动基础排查、医疗救治、隔离观察等工作,累计完成社区排查145万人,11例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二是坚持常态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率先对入境人员实施集中隔离,开展分区、分级、分类差异化防控。累计接回入境人员317批次6580人,拦截10例输入病例。三是坚持纾难解困,加速恢复生产生活。全力抓好民生保供,全区69个专业市场、45个农贸市场有序复商复市;深入开展“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专项活动,发放稳岗返还等各类补贴1.55亿元,兑付产业扶持资金3.17亿元,解决企业实际问题332个。四是坚持联防联控,精准处置突发疫情。高效完成驷马桥、荷花池、西华等街道,人员和环境样本检测18万余份;抽调360名医护人员驰援抗疫一线,完成核酸检测近5.3万份,结果均为阴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遭遇战、整体战。
(二)产业质量稳步提升。引进川藏铁路四川总部等总部企业10家,新增高能级500强企业17家、甲级写字楼1栋、专业(特色)楼宇5栋,荣获“中国楼宇经济领先发展城区”称号,总部经济实现突破。都市工业,航天科工二院成都分院等项目成功落户,31宗低效工业用地完成腾退,现代都市工业港1号建成即投用,轨道交通主营收入突破1000亿元。商贸商务,高起点规划建设“成都蓉北商圈”“商贸城—美食城”“金牛坝—茶店子”三大高能级商圈,龙湖上城天街等项目投运,泰国海外仓建成投用,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00亿元,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科创文创,五粮液数字酒证等项目成功落户,文博坊等项目加快建设,技术交易合同总额突破500亿元、居全市第一,产业优势加快塑造。新增新经济企业1.4万家,培育行业领军企业1家、“准独角兽”企业5家,建成无人驾驶硬核科技展示场景,成都数据湖正式开湖;新增市场主体6.6万户、居五城区第一,助推8家企业在天府股交中心挂牌,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6.3%,新经济和民营经济加速发展。
(三)产业功能区成型成势。出台《推进产业功能区赋能成势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构建功能区“一区一企一基金”运营机制,面向全国选聘紧缺产业人才23名,运营水平不断提升。优化完善功能区总体规划和“两图一表”,编制完成“星轨智谷、3T空间、茶花新界”三大高品质科创空间规划,新增科创空间50万平方米,科创空间加快成型。三大产业功能区引进产业化重大项目100个、总投资达878亿元,策划包装重大项目39个,康弘生物三期等项目建成投用,荷花池时尚街区等项目整体成势,片区建设起势见效。
(四)公园城区亮彩纷呈。地铁6号线投运,华美东街等6条大运会场馆周边道路抓紧施工;天斑110KV、营门口110KV变电站建成投运,基础支撑更加有力。天府艺术公园“三园三湖”加速成型,世纪空间大厦启动建设,成都露天音乐公园、凤凰山体育公园等项目连片开发,人北、茶花、金牛坝、凤凰山“四大片区”蝶变新生,城市形态更加靓丽。“成都九里”公园簇群加速推进,临水雅苑等3大公园景观基本呈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88天,PM2.5年均浓度降至36.5微克/立方米;“河长制”工作首获国务院激励通报,区政府荣获“全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称号,城市生态更加宜人。完成400余处体育设施改造,抚琴面街等特色街区加快建设,枣子巷、爱情巷等开街即成打卡热点;开展“庆祝金牛区成立60周年”等文化活动480余场,入选“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城市文态更加多彩。
(五)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大力开展“投资成都、首选金牛”品牌攻坚行动,全面实施企业开办“110工程”,营商环境测评居五城区第一、全市第二,获评“问政四川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先进单位”,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统筹推进20项重大改革任务、26项重要改革试点,高分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验收,发布城市投资、更新等机会清单260余条,为市场主体减税降费48.2亿元,发展吸引力持续提升。完成土地征后实施5000亩、土地上市1232亩;中航信用等平台正式运营,五城区首家“园保贷”项目落地实施;建成19.3万平方米人才公寓,培育引进高端人才185名,区域集聚力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