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全县依法治县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发言的题目是建设法治红城,建功乡村振兴。
近年来,红城镇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十抓十促”建设法治乡村,探索实践“党建引领+三治融合+枫桥经验”相融合的乡村治理模式,努力建设法治红城,全镇法治建设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一、抓党建引领,促责任落实到位
法治红城建设过程中,镇党委、政府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把法治乡村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国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作来抓。党委书记是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将主体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及时研究解决法治乡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了《红城镇矛盾纠纷包案制实施细则》和《红城镇村干部小微权力运行清单》等一系列制度,一岗双责,案结事了。根据矛盾纠纷的特点及难易程度落实包案责任制,全镇副科级以上领导每人包1-2件矛盾纠纷,包村干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实行“六包”工作法,按照“谁包案,谁负责”的原则,妥善处理了邓万国、张忠荣、马元清夫妇长期缠访闹访事件、凤山停尸积案、野泉生猪屠宰厂建厂纠纷、徐氏家俱店和宁朔土地纠纷、永宁新村建设遗留问题及凤山村、玉山村、徐家磨村、进化村、永安村、宁朔村插花地矛盾纠纷等45件重大复杂疑难矛盾纠纷。
二、抓工作作风,促干部履职尽责
建设法治红城干部作风十分重要。充分调动镇、村、社三级干部的积极性,通过党员配戴党徽,张贴共产党员家庭户,创建平安家庭户,评选乡贤等系列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规范党群服务中心等活动,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落实首问负责制,发挥包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六大员”作用,运用钉钉系统管理制度,实行镇、村干部一体化管理。制定《红城镇镇村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实行严管厚爱,奖勤罚懒。
三、抓普法宣传,促法治意识强化
以建设法治红城为目标,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强化普法宣传,增强干部群众法律意识。一是树立法治思维。引导群众自觉守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二是建立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度。将法律知识学习纳入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增强领导干部的法治理念,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开展宪法诵读活动。我镇每年举行镇村干部诵读宪法活动,加大宪法宣传力度,自觉忠于宪法,学习宪法,贯彻宪法。四是贯彻“谁执法谁普法”。要求具体调节办案人员以案说法,现身说法,用身边人和事教育身边人。五是聘请法律顾问。各村设立律师接待日,为农民提供法律服务。六是设立法治文化长廊。充分发挥法治文化长廊的宣传、教育、引领作用,让广大群众在散步、运动锻炼、休闲娱乐的同时,能学习掌握法治文化、“法治故事”、“法律法规知识”、“法治案事件”、“法治新闻”以及法制宣传日等法治文化,发挥法制宣传的先导性作用,让法治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提高全民法律素质。七是创新普法宣传方式。镇综治中心牵头组织、主动作为,联合司法所、派出所、国土、民政等职能部门,进村入户讲法律、讲政策,开展“法律入村日”和法律八进活动。通过普法宣传力度的加大,在全镇形成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使大多数村民明白了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消除了“权大于法”及“法不责众”的思想认识误区。
四、抓群策群力,促群众路线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