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全区地质灾害防治2019年工作作简要回顾,并就2020年重点工作安排讲几点意见。
2019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严格落实地灾防治各项措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效显著,连续11年实现地质灾害“零事故”“零伤亡”。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家底清楚。2019年汛前,全区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254处,疑似隐患点26处,经汛前拉网式排查,销号107处,新确认11处,品迭后进入主汛期时纳入预案管理的地灾隐患点158处。入汛以后,各乡镇先后新上报疑似隐患点186处,经全面巡查核查,将其中32处隐患点纳入预案管理。截至2019年底,全区在册预案点190处,威胁12个乡镇81个村961户3900人,潜在经济损失25062万元。
(二)准备充分。一是预案准备充分。编制印发了《朝天区201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朝天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各乡镇立足实际完善了各自的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二是宣传培训充分。开展地灾简易逃生演练62场次、参加人员1392人次,组织宣传培训236场次、培训人员14540人次,有效提升了受威胁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三是技术保障充分。落实了4名地灾防治专业技术人员驻守朝天,对各地灾隐患点进行实时监管,为我区地灾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措施落实。一是排查常态化。坚持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累计排查隐患点997个、巡查隐患点475个、核查隐患点475个。二是监测体系化。对190处隐患点落实专兼职监测员192名、防灾责任人50名、监测责任人90名,发放预案表190份、工作明白卡190份、避险明白卡961份,设立安全警示标志190个。三是值班带班全天候。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预警信息发布,累计发布预警信息36条,开展应急调度36次。四是避险科学化。按照“三避让”(主动避让、预防避让、提前避让)原则,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让3处9户37人,实现了预案点“零伤亡”。
(四)治理有效。全年争取到位地灾治理项目资金745万元,实施了群测群防监测点建设190处、工程治理5处、排危除险24处,加强了地灾自动化监测体系和指挥平台建设;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解除了对196户882人的灾害威胁,挽回经济损失3920万元。
(一)防灾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脆弱的地质环境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现实。我区是典型的四川盆周山区,地质环境复杂,山高坡陡谷深,地形相对差较大,加之地处龙门山断裂带,山体局部破碎,致使我区地质灾害更加易发多发。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在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3490.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