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党课|党员微党课: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党课记录
党课主题
党员微党课: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时间
9月20日10:00
地点
7850
主讲人
闫飞云
记录人
王晓淼
应到人数
17
实到人数
17
缺席名单及原因
无
缺席人员补课情况
无
(一)会议主持
李迎:各位党员同志,当今世界,“两个大局”风云激荡,国际形势动荡变革、纷繁复杂,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坚持用科学理论廓清思想迷雾,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情,尤为重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分为21个专题,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间的讲话、谈话、演讲、致辞、指示、贺信等109篇,用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对深入理解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具有重要意义。学懂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就要通过学习,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理解复杂形势,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强化使命责任担当,为推动各项工作找准正确方向、找到思路方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团结奋斗、勇毅前行。今天有请闫飞云同志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主要内容。
(二)党员代表上党课
闫飞云:今天我的党课主题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主要从总述、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永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感悟四方面来进行讲述。第四卷一共由二十一个逻辑结构和三个层次。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国家层次,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世界格局,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是落实到个人行动。下面首先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在现在这个历史交汇期,首先,要把握精神脉络,全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框架为基础,立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个明确”的丰富思想内涵,彰显出鲜明的政治性、人民性、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民族性的理论品格。其次,要紧扣时代特征,全书21个专题,109篇文章,集中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面对新的国内国际形势,立足两个大局,在领导党和国家应变局、开新局的伟大实践中,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的新的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提出的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和坚实步伐。
实现现代化是我们党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人口: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标准不同,价值:现代化价值观不同;途径:达到现代化的途径也有所不同,文化:不同地方文化底蕴不同。
第三部分是全人类共同价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时间逻辑三方面体现,历史逻辑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高瞻远瞩,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新境界。历史和现实证明,以西方为主的传统全球治理方案是失效的。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贡献了一套科学,完整,有效的行动方案。理论逻辑指出要弄清楚理论逻辑,就要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真理性,增强自觉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性。要与时俱进,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时间逻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励精图治,开辟伟大变革的新境界。十八大以来,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万8千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将近1亿农村人口全部脱贫;提前十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的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
关于我自身的感悟是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结合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方面工作、高效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更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全党武装起来、把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各项任务落实下去,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当下要坚定政治立场,不被“谣言”所蛊惑,同一切“汉奸”行为做坚决斗争。以铁的纪律、严的要求,不断强化自己的认知,用理性的法治观念约束感性的情绪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