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遴选每日考题10道(2023年7月1日)
1.2023年4月26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在北京发布《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3》蓝皮书。蓝皮书指出,中国核电安全运行业绩持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中国在建核电机组的总装机容量保持全球第一
B.商运核电机组的总装机容量位列全球第一
C.2022年我国核能发电量达到世界第二
.2022年我国有37台机组在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的综合指数达到满分
答案:B
解析:
项正确,报告称,截至2023年,中国在建核电机组24台,总装机容量2681万千瓦,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B项错误,报告称,截至2023年,商运核电机组54台,总装机容量5682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三。
C项正确,2022年,中国核电总装机容量占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2.2%,发电量为4177.8亿度,同比增加2.5%,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7%,核能发电量达到世界第二。
项正确,2022年,中国有37台机组在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的综合指数达到满分,占世界满分机组的50%。
2.2023年5月13日,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在上海举办的2023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并在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上致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自2017年起,国务院将每年5月13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
B.加强品牌建设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
C.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能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更多免费素材,微信:bbxzwk】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中国品牌,世界共享,品牌新力量,品质新生活”
答案:
解析:
项错误,2017年4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品牌日”的批复》,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
B项正确,丁薛祥指出,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加强品牌建设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
C项正确,丁薛祥强调,中国将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扎实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项正确,2023年中国品牌日活动主题是“中国品牌世界共享;品牌新力量,品质新生活”。
3.下列对于诗歌所蕴含哲理表述不正确的是()。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事物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
B.春色满园关不佳,一枝红杏出墙来——新事物的产生是不可阻挡的
C.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规律的客观性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质量互变规律
答案:
解析:
项错误,意思是险要的山川并没有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保障,国家兴亡和人的意志有很大关系,说明了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B项正确,以春天杏花开放为题强调生命力强大的新生事物是无法被阻挡的。
C项正确,意思是天时人事,每天变化得很快,转眼又到冬至了,过了冬至白日渐长,天气日渐回暖,春天即将回来了,体现了事物不断变化发展的规律。
项正确,强调古人学习过程中的坚持,反映了要注重量的积累,突破一定的度,才能达到质的飞跃。
4.“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草木植成,国之富也”,早在2013年习近平就曾提出“纵观世界发展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下列说法中与习近平讲话所蕴含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C.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高下相盈,音声相和
答案:
解析:
总书记讲话意在说明生态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既要看到发展的必要性,更要看到绿色发展的意义,强调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特点。
项错误,反映的是要注重量的积累,即反映的是质量互变原理。
B项错误,诗人虽然居住在嘈杂的环境中诗人却不受噪声的烦扰,反映了个人意识的能动作用。
C项错误,反映了革命者不惧艰险、奋勇直前,坚信胜利就在前方的革命豪情,反映了意识的能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