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河南省事业单位管理岗招聘真题及答案
1.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B.地理环境和人口条件
C.阶级斗争
D.天才人物的出现
答案:A
解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属于生产力,因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决定性因素。
2.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的论断是()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诡辩主义观点
D.经验主义观点
答案:A
解析:“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出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30页。所以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之中,()占主体地位。
A.劳动力
B.生产工具
C.劳动资料
D.劳动对象
答案:A
解析:劳动者作为物质生产要素中最核心的部分,与生产资料和生产对象一样,都潜存着巨大的生产能力。按照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含义,即生产力作为劳动者自身的劳动能力以及劳动者应用这种能力掌握、控制、驾驭和应用生产的物质要素进行生产的能力。所以,生产资料和生产对象中所潜存的生产能力,还必须通过劳动者才能发挥出来。因此选A.
4.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观点是()
A.形而上学
B.唯心主义
C.唯物主义
D.辩证法
答案:B
解析: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强调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形而上学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它把事物看成是彼此孤立、绝对静止、凝固不变的,看不到事物的相互联系。唯物主义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也就是说“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辩证法是指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
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时间和空间的关系问题
答案:C
解析:哲学基本问题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的最高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6.“防微杜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
B.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
C.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规律的原理
答案:B解析:防微杜渐是指告戒我们要在细节上下工夫,一点一滴都不能掉以轻心,古人曾云:
勿以小善而不为.勿以小恶而为之,干什么事情要把握一个度,要点到为止,适可而止,把握好分寸.一旦过了度就会使事物在量变上的积累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而发生质变而遭致满盘皆输,因此应用了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
7.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南希
B.但丁
C.康德
D.南丁格尔
答案:C
解析:主要代表人物是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他建立了实质上是先验唯心主义的调和矛盾的哲学体系和不可知论。费希特从唯心主义立场上继承和批判了康德,建立了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谢林改造了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建立了客观唯心主义的同一哲学”,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他在批判继承前辈哲学家的基础上,创建了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费尔巴哈从人本主义出发,批判了宗教神学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地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建立了人本学唯物主义。
8.商品的二重性是指()
A.价值与交换价值
B.价值与生育价值
C.价值与使用价值
D.使用价值与剩余价值
答案:C商品二重性是指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重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