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黑龙江佳木斯同江市事业单位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1、()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党的一切工作和一切组织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根本路线。
单项选择题
A、理论联系实际
B、群众路线
C、党管干部
D、统一战线
【答案】B
【解析】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指: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其中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一切工作和一切组织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根本路线。故本题选B。
2、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思想意识集中表现为()。
多项选择题
A、促进祖国统一B、维护世界和平。
C、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A,C,D
【解析】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思想意识集中表现为:促进祖国统一、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本题答案选ACD。
3、公文必须写上发文时间,因为要确定公文的生效时间。()
判断题
对
错
【答案】正确
【解析】公文必须注明发文日期,以表明公文从何时开始生效。本题正确。
4、所有事业单位与职工都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单位和个人的人事关系,明确单位和个人的义务和权利。()
判断题
对错
【答案】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所有事业单位与职工都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单位和个人的人事关系,明确单位和个人的义务和权利。故本题正确。
5、中国人民银行属于()。
单项选择题
A、公有制企业
B、股份有限公司
C、非公有制企业
D、非企业
【答案】D
【解析】中国人民银行属于国务院的组成部门之一,受国务院管理,即属于非企业。故本题答案选D。
6、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单项选择题
A、转变政府职能
B、稳定事业单位发展C、保持政府财政平衡
D、促进公益事业发展
【答案】D
【解析】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公益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公益服务需求。故本题答案选D。
7、下列属于平行文的是()。
多项选择题
A、函
B、公告
C、报告
D、议案
【答案】A,D
【解析】AD。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在行文方向上,函以平行为主,即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其中包括平行机关。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是下行文。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是上行文。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是平行文。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D。8、语言处理程序包括:汇编程序、编译程序和()。
单项选择题
A、程序
B、BASIC程序
C、PASCAL程序
D、解释程序
【答案】D
【解析】语言处理程序包括:汇编程序、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3个基本类型。故本题答案选D。
9、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时代革命四有军人,其中关于四有军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
A、有灵魂、有能力、有品德、有纪律
B、有道德、有品德、有知识、有本事
C、有能力、有知识、有本事、有道德
D、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
【答案】D【解析】新时代革命军人: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
10、加强道德教育,实施(),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进行的治国方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单项选择题
A、以德治国
B、以法治国
C、执政为民
D、依法执政
【答案】A
【解析】加强道德教育,实施“以德治国”,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方面。故本题答案为A。
11、甲预谋杀乙,便在乙的碗里投放毒药,不料朋友丙分食了乙的饭菜,甲为了杀死乙,没有阻止丙,结果导致乙和丙均中毒死亡。甲对丙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是()。
单项选择题
A、过于自信的过失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间接故意
D、直接故意【答案】C
【解析】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本题中,甲为了杀死乙:没有阻止丙分食有毒的饭菜,其对丙的死亡持放任态度,因此属于间接故意。故本题答案选C。
12、下列关于“小康社会”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
A、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
B、这标志着我国彻底摆脱了贫穷落后面貌,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D、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小康社会”与儒家主张的“小康社会”有本质的不同
【答案】B【解析】参考答案:B答案解释: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点是从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开始,即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为起点;终点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即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上世纪末我们实现的小康是一个总体小康,主要是以经济指标来衡量,我们的社会发展还很不均衡,地区差别、城乡差别都很大,还未跻身世界经济大国。故选B。
13、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大力发现和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
多项选择题
A、群众一线
B、革命老区
C、基层一线
D、困难艰苦地区
【答案】C,D
【解析】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
14、关于公文的处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
A、让领导人自行传阅不妥
B、需要办理的公文,应由单位负责人对文件进行审核
C、对不符合规定的公文,应由单位负责人批准后,可以退回呈报单位并说明理由
D、审核重点主要在于是否应由本机关办理
【答案】A
【解析】公文的传阅不能让领导人自行横向传阅,要以秘书人员为轴心,进行直传,领导人阅完后交还给秘书,由秘书送下一位领导人。收到下级机关上报的需要办理的公文,文秘部门应当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有:是否应由本机关办理;是否符合行文规则;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涉及其他部门或地区职权的事项是否已协商、会签;文种使用公文格式是否规范。对不符合规定的公文,经办公厅(室)负责人批准后,可以退回呈报单位并说明理由。故A为正确答案。
15、从治国治党的高度来看,我国职业道德建设的关键在于“官德”。()
判断题
对
错【答案】错误
【解析】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我国职业道德建设的关键在于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故本题判断错误。
16、住宅不受侵犯属于我国公民的()。
单项选择题
A、政治自由权
B、人身自由权利
C、文化教育权利
D、人格尊严权利
【答案】B
【解析】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不受非法限制、搜查、拘留和逮捕),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包括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隐私权),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公民的文化教育权利包括受教育权,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因此住宅不受侵犯属于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故本题答案选B。17、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中少数民族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左右,下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是()。
单项选择题
A、高山族
B、苗族
C、回族
D、壮族
【答案】A
【解析】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目前全国有40多万人;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苗族全国有9426007人;回族全国有10586087人;壮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民族,全国有16926381人。故本题答案选A。
18、—般来说,行政行为的主要特征包括()。
多项选择题
A、基于法律的国家强制性
B、单方意志性
C、效力先定性
D、羁束性
【答案】A,B,C【解析】行政行为的基本特征有:(1)基于法律的国家强制性。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任何行政行为都必须有法律根据。依法行政是现代民主和法治的基本要求。依法而作出的行政行为因其法律根据而具有国家强制性。行政行为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其实施。这种国家强制力也是行政权的基本属性。(2)法律许可范围内的自由裁量性。由于立法技术的局限性和现代国家行政管理的专业性、技术性、复杂性及多变性等特点,立法机关在立法时总是给行政主体留下相当广泛的裁量余地,以确保行政主体有效地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更好地保护和创造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行政机关应当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积极、灵活地执行和适用法律,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以提高行政效率和效益。(3)单方意志性。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只要是在行政组织法或法律、法规授权范围之内,就无需与行政相对人协商,不必征得行政相对人的同意,而是根据法律规定的标准和条件,自行决定是否作出某种行为,并可以直接实施该行为。(4)效力先定性。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在没有被有权机关宣布撤销或变更之前,对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以及其他国家机关都具有拘束力,任何团体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和服从。要否定行政行为的效力,需要经过有权机关依职枚和法定程序审査决定。(5)无偿性。行政行为以无偿为原则,以有偿为例外。行政主体所追求的是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其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分配,应当都是无偿的。故本题答案选ABC。19、民事主体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一大要素,按照我国的法律,下列关于民事主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项选择题
A、民事主体是依法独立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
B、我国法律规定的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C、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以及个人合伙不属于民事主体
D、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彼此平等
【答案】C
【解析】民事主体,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故A项表述正确。能够充当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我国《民法通则》虽未设非法人组织的条文,但其他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却有涉及,如《合同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著作权法》等。故B项表述正确。《民法通则》中对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以及个人合伙都作了规定,在民事主体制度中,它们都是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的特殊情况。故C项表述错误。民事主体间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故D项表述正确。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20、下列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的描述,正确的有()。
多项选择题
A、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喜爱赛马、射箭、摔跤,为庆祝丰收的喜悦,每年都要举行一次那达慕大会
B、傣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省,人口有100多万,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他们的“泼水节”
C、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是一个热爱歌舞的民族,芦玺是流行于各苗族地区著名的乐器,蜡染、剪纸等工艺美术品也很有名
D、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维吾尔族约占全区总人口的3/5,特有的胡旋舞轻巧、优美
【答案】A,C,D
【解析】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人口有100多万。主要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
21、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的文学有()。
多项选择题
A、英雄戏剧
B、封建文学
C、人文主义文学
D、民间文学【答案】B,C,D
【解析】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有三种文学在发展着,即人文主义文学、民间文学和封建文学,B、C、D正确。故本题答案为BCD。
22、()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单项选择题
A、集体经济
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C、国有经济
D、生产资料公有制
【答案】D
【解析】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故本题选D。
23、中国地势是西高东低、三级阶梯。()
判断题
对
错
【答案】正确【解析】中国地势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
24、王某与李某素有仇怨,一日,李某拦住王某,百般辱骂,王某挥舞拳头作势欲打李某,李某逃跑,王某紧追不舍。李某从屠户徐某处抢得一把杀猪刀,王某不敢再追,转身意欲离开时,李某用杀猪刀砍了王某一刀,导致王某流血过多死亡,李某的行为属于()。
单项选择题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防卫过当
D、故意杀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刑法。本题中,王某见李某抢得一把杀猪刀,王某不敢再追,“转身意欲离开”,这说明对李某而言,不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或危险,则李某不构成正当防卫或者紧急避险,选项A、B、C错误。王某转身意欲离开时,“李某用杀猪刀砍了王某一刀,导致王某流血过多死亡”,李某的行为属于临时起意的故意杀人,符合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选项D正确。考生在解答关于正当防卫的题目时,关键在于看是否具有防卫的意图,是主动害人还是被动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