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干部第二批主题教育心得体会

2023-11-20 07:03:52 901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关键少数”成为中国共产D治国理政的关键词之一。“关键少数”是D的骨干力量,是D和国家制度与治理体系有效运转的重要支撑。D的十八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D中央全面从严治D,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关键少数”这个重点群体,科学破解“关键少数”监督难题。这对理解和贯彻全面从严治D的决策部署、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D破解“关键少数”监督难题的治理对象

“关键少数”主要包括这几个层级,一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的组成人员。D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方向和国内外重大矛盾风险等,是由这部分人统筹协调、担负把握和组织应对的,其责任重大。二是省部级干部。省部级干部在政治链条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中央决策的贯彻者,又是部委省区市的决策者。三是D政领导干部、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和“一把手”等。指出,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在《中国共产DD内监督条例》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等中强调,将D组织主要负责人、关键领导干部,“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等作为监督重点。四是县委书记。指出,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县委书记则是“少数的关键”。县委书记作为“一线总指挥”,手中握着很大的权力,肩负着发展经济、维护稳定的责任。对于这部分“关键少数”,提出了要做政治明白人、保持政治定力,接受D和人民监督,清白干净做人干事的要求。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D破解“关键少数”监督难题的治理缘起

新时代中国共产D破解“关键少数”监督难题的治理缘起主要基于三方面。首先,“关键少数”是执政兴国的骨干力量,需要监督其权力的行使。“关键少数”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扮演重要角色,既是中国共产D治国理政的中坚力量,又是贯彻执行决策的骨干力量,也是管DD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等权力和资源被赋予“关键少数”来行使和掌握,因此必须以有力的监督促使其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其次,监督“关键少数”有利于形成上行下效的示范效应。在《中国共产DD内监督条例》等文件中,突出强调了要加强对高级干部、各级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体现出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结合。通过对“关键少数”的监督,坚持选贤用贤,落实主体责任,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通过“关键少数”率先垂范、层层传导,发挥其领头雁的正向效应,带动“绝大多数”自觉接受监督,推进监督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再次,监督“关键少数”是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的内在要求。“关键少数”是D治国理政的“指挥部”和“排头兵”,掌握着人、财、事等较大权力,既能成为“领头雁”,也可能沦为“污染源”。D的十八大以来,查处了大量关涉“关键少数”的腐败案件,部分“关键少数”信仰缺失,丧失组织原则,在“围猎”中突破底线。因此,保持D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要严于管理、严于监督,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确保“关键少数”风清气正。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D破解“关键少数”监督难题的治理路径

其一,加强政治监督。作为马克思主义政D,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以讲政治为引领开展各项工作、以讲政治为导向履行监督责任、以讲政治为遵循规范D内生活。针对“关键少数”,强调,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是要自觉维护D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政治立场、方向、原则和道路上,要坚定维护、自觉服从和紧紧跟进,切实提升政治判断力、领悟力和执行力,不能打折扣、做选择和搞变通。D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和督查问责就跟进到哪里。要以“两个维护”为政治原则,以“四个意识”为政治标杆,监督和促进“关键少数”与D中央对标对表,找到政治偏差,更好践行D的初心和使命。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纪检监察干部第二批主题教育心得体会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0362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