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绩效目标及指标编制方法
一、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的编制
第1步:对项目的功能进行梳理,包括资金性质、预期投入、支出的范围、实施内容、工作任务、受益对象,明确该项目支出的功能特性。
第2步:依据该项目的功能特性,预计项目实施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总体产出和效果,从而确定该项目所要实现的总体绩效目标,并以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表述。
第3步:将项目支出的总体绩效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并从中总结提炼出最能反映总体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关键性指标,并将其确定为相应的绩效指标。
(一)产出指标
1.数量指标:反映项目需要完成的任务量,预期可以提供的公共产品及其数量,如购买设备数量、绿化养护面积、补贴人数、建筑规模指标等。(实际完成率)
2.质量指标:是指项目预期的质量等次和质量实现程度,如质量合格率、质量达标率、考核优良率。
3.时效指标:反映项目预期工作进度,如计划进度完成率、完成任务及时率、工期指标、工程形象进度等。通用指标:完成任务及时率=(计划完成时间—实际完成时间)/计划完成时间*100%。
4.成本指标:反映预期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成本,如总成本、单位造价成本、单位功能成本、人均培训成本、设备购置成本等。通用指标:预算完成率=实际支出金额/预算安排金额*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