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中立国的形成与存在机理

2024-04-23 11:50:30 130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历史上中立国的形成与存在机理

中立是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取向,是指一个国家在面临对立的选边站队的国际环境时,采取一种不偏向任何一方的政策。从历史上看,最早的中立国是在面对战争的情势下,宣布不参与战争中的任何一方,保持中立的状态,许多国家包括一些大国都有中立的历史。中立国制度的正式形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在大国纷争、战争不断的欧洲,一些小国为了维护自身安全选择中立,大国为了保持力量的平衡,也承认和保证这些国家的中立地位,中立国制度由此产生。时至今日,中立国地位仍是一些小国维护自身安全的手段,受到国际法保护。

中立Neutrality)一词源于拉丁语的Neuter,基本含义是二者都不是。中立是非冲突方对战争和冲突的一种应对,在历史上几乎与战争同步出现。在战争期间保持中立地位,成为中立国,不得罪任何一方,是追求自身利益的一种方式。1625年,国际法奠基人格劳秀斯出版的《战争与和平法》,把在战争中处于中立地位的国家和国民称为战争中的中间者。在美国独立战争打响之时,面对英国要求俄国协助其镇压北美叛乱的请求,俄国并未同意。1780年,俄国联合欧洲的荷兰、丹麦、瑞典、普鲁士,成立同盟,以武装保护中立国笔宝只在交战国海岸自由航行并开展贸易,阻挠英国海军对美军物资的封锁,实际上保护了美国的海运贸易,因为反对英国海上霸权符合这些国家的利益,他们乐见英国被削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美国奉行的也是中立政策,同时与双方做生意,谋取自己的利益。在二战开始后,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也宣布中立。

除了战时中立国,国际社会还存在永久中立国。《奥本海国际法》认为,永久中立国是这样一个国家,它的独立和完整是由条约担保的,条件是,它承诺不参加军事同盟(除抵抗攻击外),而且也不承担可以间接地使它卷入战争的义务。永久中立国出现的标志性事件是1815年维也纳会议。1815320日,英国、法国、俄罗斯、奥地利、普鲁士、西班牙、葡萄牙和瑞典在维也纳会议上签署宣言,承认并集体担保瑞士的永久中立国地位,永久中立国制度由此产生。瑞士从1815年至今都是永久中立国,无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都保持了自己的中立地位,没有卷入战争。

从世界历史尤其是国际关系史发展进程来看,中立国地位的变化与大国政治密不可分。正是大国之间的纷争和保持大国利益的需要,大国保证一些国家的中立国地位,维护中立国的领土主权完整。大国对中立国家的侵犯是中立国制度面临的重要威胁。从维也纳会议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英、俄、普、法、奥等五大国处于均势,欧洲保持了近一个世纪的和平。正是在这一时期,为了维护欧洲的均势,五大国又承认了比利时和卢森堡的永久中立国地位。19148月德国入侵比利时和卢森堡,破坏了这两个国家的永久中立国地位。1940510日,德国对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发起进攻,征服了这三个中立国家。吸取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放弃了中立国地位,成为北约和欧共体成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冷战和美苏的争夺,处于美苏对抗前沿的欧洲一些国家选择中立。奥地利在二战后被苏美英法分区占领,为了换取国家独立而同意永久中立。1955515日,奥与苏美英法四国外交代表签署《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国家条约》,占领国从奥地利撤军,恢复奥地利领土与主权完整。同年1026日,在四国撤军后,奥地利国民议会通过了关于奥地利作为永久中立国的联邦宪法,这一法律与《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国家条约》一起构成了奥地利中立国地位的法律基础。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历史上中立国的形成与存在机理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3676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