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几个误区

2024-05-16 07:03:52 562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谨防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几个误区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深刻阐述、全面部署,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但在现实中仍然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影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步伐和方向。这就需要厘清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认识和实践中的误区,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谨防瞄准生产力单打一,忽视新型生产关系

有人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只需要大力培育和发展生产力即可,而没有注意到与新质生产力联系密切的新型生产关系。生产力作为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在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有机地构成一定生产方式的统一体内,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事实上,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新型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追求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这只是起点,不是终点,更非全部。想让生产力持续迸发,就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必须构建与之相配套、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这种新型生产关系就是能够促进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促进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的一系列体制机制,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活力。

科技味浓,改革味也要浓,这就需要针对束缚新质生产力的堵点和卡点,建立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新型生产关系,把着力点放在实现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上。一方面,抓好经济体制改革,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另一方面,抓好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创新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谨防唯技术论,忽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但不是全部要素。想要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就要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方面下更大功夫。不能把发展新质生产力简单等同于科技创新,更不能等同于新发明和新技术,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加快构筑新质生产力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人类近现代历史反复证明这样一条铁律,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是推动社会生产力跃升的最重要因素。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推动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发生重大变化。就劳动者来说,通过科学技术的武装,增长认知水平,强化智力体力,提高生产技能;就劳动资料来说,通过科学技术的物化,生产工具得以改革改进,新的生产工艺得以应用,新的设备得以发明创造;就劳动对象来说,伴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其自然属性能够被深刻而准确认识,提升劳动者对其加工改造的有效性,并且还会有新的发现与创造。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及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谨防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几个误区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4029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