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调研与思考(3665字)

2024-08-15 07:03:52 338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关于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调研与思考3665字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我市时指出:“我市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要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等优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我市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积极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发挥我市科教人才优势,深化科技创新、产业焕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到津沽大地上。

一、充分依托高教资源优势,全面推动科教融汇及产教融合

1.落实人才是关键要素理念,整体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首先,高标准推进天开高教科创园等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利用XX大学、XX大学校友资源及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优势,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平台,注重核心区的综合带动作用,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将北京的科技创新优势和XX的先进制造研发优势相结合,畅通对接机制,汇聚更多的北京创新资源,助力科技成果精准落地转化。其次,借助XX高教资源集聚和人才密集的特点,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将科研、人才培养与服务高质量发展相贯通,推进拔尖人才培育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创建。最后,以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实施战略性前瞻性国家重大项目。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培育力度,推动壮大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底盘,营造具有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2.发挥集群效应,探索“科技+人才+产业”发展模式。深入挖掘作为创新主体的XX大学、XX大学、中国科学院XX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等本市优势高校、科研机构潜力,借助重点科研院所与产业集群的“虹吸效应”,打造新经济增长极。坚持以有效需求为支撑和创新驱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鉴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切实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内涵,坚持创新和质优,发挥XX科教资源优势,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将高新科技园打造成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与高科技企业出发地。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创新,打好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大力推进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等六大海河实验室及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注重平台建设,推动机制体制创新,培育战略科技力量。新建一批市级重点实验室,构建高水平实验室体系,依托优势平台引育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

3.深化XX职业教育改革,以职教产教城提升职业院校发展内涵。XX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其职业教育水平一直居于全国领先位置,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按照《教育部XX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产教城融合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的意见》等有关要求,应积极融入“一基地三区”建设,持续发挥XX职业教育在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以及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的重要功能。结合产业具体需求及新动能引育,成立产教融合研究院,动态发布企业信息,促进资源供给和产业需求的全方位对接,提升研究院创新及服务水平。支持XX职业技术师范大学、XX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等具备职业教育优势高校创新发展,形成职业教育专业质量评价与调控机制,绘制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谱系图。进一步加强与市内外兄弟院校全方位多领域合作,持续深化互联互通。依托XX职业教育特色高校,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优化专业布局,增强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率先形成系统性、多方位、高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夯实人才支撑,尤其注重培养关键领域的急需人才。实施高职院校提升计划,积极搭建服务平台,把校企合作资源列入新动能引育企业支持要素。聚焦XX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技术变革,多方探索新型产教融合机制,积极共享与高效利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创新资源。

二、在制度体系及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强创新,建立政产学研紧密联系长效机制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调研与思考(3665字)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5794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