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把握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新动向:以“两个确保”为重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5-04-28 07:03:52 122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党课: 把握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新动向: 以“两个确保” 为重点推进乡 村全面振兴

(2025 年 3 月 28 日)

一、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特点: 精干、 聚焦如何学深悟透包括中 央一号文件在内 的党和国家政策文件? 我认为要从文件导言入手。 这对我们深刻领会党和国家政策文件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 要认真对待导言中反复出现的重要表述。 很多文件导言中都会有一段类似的表述,比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 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 所指出的, “要坚持以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 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 反复出现的就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要高度重视。 因此, 深入学习贯彻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首先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具体到“三农” 工作, 就是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

工作的重要论述。 比如, 2022 年出版的《论“三农” 工作》,收入了 习近平总书记 2012 年 12 月 至 2022 年 4 月 期间关于“三农” 工作的重要文稿 61 篇。 另一方面, 要对照前期同类文件导言中的相同与不同, 两者并重。 1982 年, 党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 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之后到年又连续发布了 四个中央一号文件, 对我国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指明了 方向。 进入 21 世纪, 中央一号文件主题重回“三农” 工作。 2004 年到 2025 年, 党中央连续发布了 22 个中央一号文件。 因此, 对照以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央一号文件导言部分, 要做到相同表述和不同表述并重。 相同表述是根基。 比如, “要坚持以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习 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 这段表述就是相同的,是理解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根基。 而不同表述就是学习这一文件的重点。

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特点, 一是精干, 也就是篇幅短了 , 从以往最多的 11000 多字缩减到现在的 7000 多字, 内容更加精干。 二是聚焦,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的是粮食安全问题, 内容占比 1/3。

总的来讲, 学习贯彻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 最重要的是学, 要学深悟透, 抓住重点。 而抓住重点, 就要抓住“两个确保”, 也就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这一重点。

二、 坚定“两个确保” 信心, 直面问题在“两个确保” 中,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基础。 直白地讲, 要解决贫困问题, 首先是解决“吃饭” 问题, 然后才是解决就学、 就业、 就医、 居住等一系列问题, 这样才能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而要解决“吃饭” 问题, 就要做到粮食数量充足、 质量良好。

那么, 什么是粮食安全? 首先, 我们要了 解什么是粮食。

我国的“粮食” 口 径比世界上通行的“谷物” 更加宽泛。 所谓谷物, 就是禾本科植物的籽实, 包括小麦、 水稻、 玉米三大主粮, 以及高粱、 小米等杂粮。 而我国的粮食, 除了 谷物,还包括豆类和薯类, 比如大豆、 绿豆、 马铃薯、 山药等。 据统计, 我国粮食作物中, 谷物占 82%, 其他占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粮食安全的内涵不断发展。1970年之后, 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 600斤左右,人们主要靠谷物, 也就是小麦、 水稻、 玉米、 高粱等, 来填饱肚子。 1980 年之后, 也就是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深入推进农村改革, 农业生产、 农民生活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均粮食占有量上升到 800 斤左右, 肉蛋奶被端上国人餐桌。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不断提升, 2020 年以后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上升到 1000 斤左右, 粮食安全标准不断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 口 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 我国现在的口 粮主要是稻谷和小麦, 长期以来的自给率都超过 95%,谷物不包括大豆, 自给率保持在 90%以上, 做到了 口 粮绝对安全, 谷物基本自 给。 可以说, 我们的口 粮供给是充裕的,是可以保证百分之百自给的。 但是, 粮食产量还面临一些缺口 , 主要是大豆, 需要通过进口 平衡国内粮食的供求。 我国进口 大豆, 一方面是满足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 另一方面是满足畜禽养殖饲用豆粕需求。 2024 年, 我国粮食进口 总量亿吨, 大豆进口 量超 1 亿吨, 占比 66%。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这一行动不是说要多生产 1000 亿斤粮食,而是要我们具备这个生产能力。 之后,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藏粮于地战略。 这意味着, 我们的耕地要具备这个生产能力。

因此, 我们实施这一行动, 需要兼顾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以量的均衡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实现粮食产能稳定提升, 进一步确保粮食安全。

树立大农业观、 大食物观, 农林牧渔并举,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是党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 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举措。 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 是要将山水林田湖草沙作为一个紧密相连的生命共同体, 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将食物来源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 宜粮则粮、 宜经则经、 宜牧则牧、 宜渔则渔、 宜林则林。

另外, 藏粮于地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改造中低产田以及低效水面山林, 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按照到 2030 年建成 12 亿亩高标准农田的要求, 我们不妨匡算一下。 假设南方地区种两季, 一亩地年产 1500 斤, 那么 6亿亩高标准农田产能就是 9000 亿斤; 假设北方地区种一季,一亩地年产 1000 斤, 那么 6 亿亩高标准农田产能就是亿斤。 这些在现实中都不难达到。 比如, 一些南方地区一季就能亩产 1500 斤, 而有的北方地区亩产能达到 1700 斤以上。

因此, 我们建成 12亿亩高标准农田, 粮食产能就可达到亿斤以上, 这是没有问题的。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把握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新动向:以“两个确保”为重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945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