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气写好收官奋斗答卷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并强调: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在加紧落实规划目标任务的同时,适应形势变化,把握战略重点,科学谋划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广大党员干部当一鼓作气,奔赴收官大考,既要为这一段奋斗征途画上圆满句号,更要为开启新篇章奠定坚实基础,真正提笔书写经得起检验的奋斗答卷。
提振志气,写好奋斗答卷。从1953年至今,14个五年规划见证了一个国家的飞跃和蝶变,站在历史节点往回望,总能为无数同胞壮志报国的身影所感动,耳边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铿锵呐喊,眼见是“踏平坎坷成大道”的人间奇迹……每每想到这,热血沸腾、热泪盈眶,正是一代代接棒续跑,才实现了伟大祖国的华丽蜕变,才托举了梦中憧憬无数次的美好生活。广大党员干部当提振凌云志气,在“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启程的重要节点,永远坚持干字当头、担字为要,奋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添砖加瓦”,始终聚焦于岗位职责,主动融入发展大局,坚持把一个个规划里的数字、文字、蓝图落实到地,同时保持“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定力和韧劲,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生态保护等领域再出新成绩,真正写好许党报国的奋斗答卷。
鼓足士气,写好攻坚答卷。越是到关键时刻、越是到收官节点,越要保持定力、越要鼓足士气,“十四五”到了收官之时,那些好走的路、容易走的路都已经完成了,而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不仅检验着我们的能力水平、考验着我们的意志决心,更决定着能否顺利开启下一段征程。广大党员干部当展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和魄力,做到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危险面前不退缩、在考验面前不屈服、在挫折面前不气馁,永远铆足一股劲儿、沉住一身力气,把问题一个个捋清、理顺,向顽瘴痼疾一次次开刀,在动真碰硬、久久为功中把各项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同时也要善于用创新思维解题答卷,在多试试、多探索、多求解中找到干事成事的更优解,真正在挂图作战中把问题销号、把答卷写实,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各项工作,在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中写好攻坚答卷。
坚定底气,写好追梦答卷。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谋篇布局“十五五”,我们的主题依然、方向如一,这不仅展现了“扭住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更激励和号召了全国各族人民永远与整体目标保持同频同向同行。广大党员干部要与民心共鸣、与发展同频、与时代一路随行,既要把握好节奏和进度,把手头事做好做实,始终专注于个人岗位和行业要求,在不断突破瓶颈堵点、补强短板弱项中创造非凡业绩,更要登高望远、与时俱进,主动把个人抱负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相连,通过细心规划未来、制定行动指南、设定目标等,以更清晰的方向、更坚定的步伐踏上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征程,真正以“我准备好了”的昂扬之姿赴约时代,写好步履不停的追梦答卷。
把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突出战略位置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十五五”时期,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纵观以往,每一轮产业革命的升级,都是社会生产力的跃升和发展,都是新技术对旧技术的替代。新质生产力是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突出战略位置,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完善人才引育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强保障。
聚焦科技创新找准突破口。唯有创新,方能致远。创新是第一动力,以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必须写好科技创新这篇“大文章”,才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要注重平台载体的搭建,全力打造创新实验基地、创新孵化基地、创新产业园等重大创新平台,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学研融合,加快核心技术攻关,争取形成一批重大理论突破和科技成果。要增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对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的支持力度,梯度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载体,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让基础性研究和产业需要相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动企业发展之间的精准性,以新技术引领产业升级,推动更多企业在新的赛道上发展。
聚焦深化改革疏通“中梗阻”。改革破题,探路先行。改革不是为了创造问题,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夯实新质生产力,要聚焦影响科技创新和制约发展中的关键因素,以打破制度藩篱为导向,把改革中的难点、堵点、痛点、淤点问题找出来,并找到破解问题的方法,打通高质量发展的“中梗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要面面俱到,也要重点突破,要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也要善于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牵住发展“牛鼻子”,对关键事项、关键环节格外关注、重点推进。同时要凝聚起深改强大合力,发扬钉钉子精神常抓不懈、一抓到底,推动改革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见行见效。
聚焦人才引育夯实硬支撑。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链条中,人才必须站在第一关口。要坚持靶向引才聚才,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地方发展需要、企业成长需要,以推动科技创新为主旨,引进急需紧缺的高精尖人才,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加快人才的自主培育,无论是“外来和尚”,还是本土“秀才”,都要一视同仁,通过加强培训指导、鼓励创新创业、给予政策奖励等方式,提升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还要看到,良好的成长条件是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关键,要聚焦人才对政策保障、平台保障、制度保障、服务保障的需求,不断优化人才工作体系,用心用情打造人才潜心钻研的成长沃土,不断优化服务。
进入新时期,要坚持以新求胜,善于闻新而变、向新而行,以革故鼎新的作为迈好第一步,以冲刺抢先的状态跑好第一棒,实现观念更新推动改革突破,以理念提升带动发展加速。
读懂“五年规划”里的人民至上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不忘初心,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广大党员干部要厚植为民情怀,坚持深入群众、倾听民声、汇聚民意,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坚持问需于民,以察民情破解急难愁盼。中国式现代化,人民至上,民生为大,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我们党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人民群众的呼声是反映民心的“晴雨表”“风向标”,是确保规划不偏航的“指南针”,用脚步丈量国情,笃守人民至上,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深入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取信于民。要聚焦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主动作为、精准发力,多谋划惠民政策,多落实暖心举措,把民生所盼、民心所向的“点滴小事”办成推动改革、助力发展的“紧要大事”。
坚持问计于民,以汇民智创新发展路径。“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习近平同志曾在《办法就在群众中》一文中指出,“要解决矛盾和问题,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拜群众为师,深入调查研究,这告诉我们,工作中的好措施、好办法从群众中来。”正定的“人才经”、福州的“3820”战略工程、浙江的“八八战略”、上海的“五个中心”建设……从地方到中央,行走万里河山,每到一地,习近平同志总以问计于民破解千头万绪。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新时代新特点和新变化,在互联网寻找“民情”、问政于民,不断拓展党群工作新路径,畅通“线上民意”和“线下落实”的双向渠道。要真心拜人民为师,虚心向人民求教,不断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基层“神经末梢”作用,广泛汇聚民意民智,充分激发民主活力,让民意成为政策制定的“源头活水”,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切实让发展成效惠及更多群众、造福更多百姓。
坚持问效于民,以聚民心共建共享格局。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涉及老百姓的事情关键在实,各项政策举措要实实在在、富有实效。“人民高兴不高兴、百姓满意不满意、群众答应不答应”就是衡量我们发展成效的关键标尺。广大党员干部要守牢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在实践中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不搞花拳绣腿,不做表面文章,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要动员全体人民一起来想、一起来干,健全完善“问效于民”评价机制,通过电话回访、调查问卷、平台留言等方式,搜集群众的意见反馈,将评分表交给群众,用成绩单托起人民稳稳的幸福,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才能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不论时代怎么变化,发展成效如何,最终要由人民来评判,走好群众路线方能与人民共情共鸣,与人民同心同频。要不断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中国式现代化就始终拥有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
把稳“十四五”奋楫舵乘风“十五五”新蓝海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的历史交汇点,回望来路,我们以历史定力应对风险挑战;审视当下,我们更需改革锐气破解发展难题;展望未来,用时代担当开创复兴新局。
以历史定力稳舵,夯实“十四五”收官之基。保持历史定力,就是要在坚定立场、方向、道路等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面对世纪疫情冲击、国际形势剧变等超预期因素,我们党始终保持战略清醒,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在乡村振兴一线,驻村干部们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在科技创新前沿,科研工作者潜心钻研、勇攀高峰,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民生保障领域,基层党员干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十四五”规划实施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意识,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以改革锐气扬帆,激活“十五五”谋划之局。进入“十五五”时期,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更需要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锐气。在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深化,党员干部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在粤港澳大湾区,党员干部创新体制机制,推动要素流动更加畅通;在雄安新区,建设者们大胆探索“未来之城”发展新模式。这些鲜活的实践启示我们:改革锐气是突破发展瓶颈的金钥匙。面向“十五五”,全球产业链重构加速演进,美西方技术封锁持续加码,我们改革攻坚的号角必须吹得更加嘹亮。党员干部要争当改革闯将,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以守正创新的政治勇气突破体制机制束缚,善于用新思路破解老问题,让一切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源泉充分涌流,才能为“十五五”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10篇)学习“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讲话精神心得体会汇编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1515.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