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到底在写什么?老秘的几点想法与你分享!
很人问,你们天天写料写的不烦吗?其实,平心而说,我刚干字料这一行时,刚开始也是有些心理不平衡,为什么他们在玩手机,我在写料?为什么他们在吃喝,我在改料?为什么领导带着他们出发,还是我在准备料?
万丈高楼平地起。起步阶段,大家都一样,但几年后就不一样了。分化因很,但字水平是重要因和管长远的因。因为每个单位、每个部室是真缺,拿去年的遴选考试来说,4个职位,个职位是和字料有关,大家都不愿意走写料这条路,因为这条路短期投资大、见效慢,可能没有别的方面“爬”的快,尤其是年轻人浮躁、坐不住,总喜欢搞搞协调、联系联系业务。但是当今,有水平、有能力、有效率的领导都是字高手。
那时候我写料写了两年,就有点撂挑子的意思,是我的第一任领导对我的鼓励和支持,他就说过,“我们当领导的喜欢业绩突出的不假,短时间能出效益、出政绩,大家看得见;但最喜欢的还是搞字料的,为什么?各种活动、会议、报告都需要料,我们没时间写,又想在宣传上有亮点,怎么办?就得靠你们,你们料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我们水平的高低(当然,这是领导谦虚)。写料的其他好处我就不说了,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就是你能经常和主要领导打交道,就算料不过关,也能了解领导的想法,还能站在全局的角度上考虑问题,领导借你的口表达思想,你不就是自己人了吗,时间一到,不重用你重用谁。”当时我就抱着“被重用”的想法又坚持写了下去,一直到现在,我确实发现写料的好处有很,尤其是对自身的成长,可以说是“涓涓细流汇成大海”。至于其他方面,因为写料的人本来就少,在干部选拔上,领导也会有侧重,可以说这条最难的路反倒成了最简单的路。
那么有人就问,是个写料的就行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你不仅要写,还要会写,“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你真的把字工作当成一种责任和使命,是真的能够把写料当成自己的“金刚钻”。不要把写料当成靠近领导的方式,“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才能够铺就长的路。
那怎么才能做到“会写”,作为“笔杆子”到底在写什么?在这里,笔者有四点想法和笔友们进行交流:
一是写实际情况。
在起草稿的时候,往往觉得言之无物或是写不到位,就是对情况不够了解,不够熟悉,一知半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熟悉情况是起草料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料本身就是现实情况的字反映,习惯于说一堆正确的废话、无用的套话、空洞的虚话,实在的干货少,可操作的措施少,能量化的数字少,貌似高屋建瓴、气势恢宏,实则蹈高临虚、大而无当,真正有用的、能用的、管用的却不。
例一:在打好三大攻坚战上,我们出台实施“三大攻坚战”规划方案,作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2项重点部署,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并全面推进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全面展开生态环保“四减四增”三年行动,坚决打好8场标志性战役,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既有观点“打好三大攻坚战”,又有措施“出台、部署、计划、行动”等,还有效果“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简洁明了,既突出工作任务,还要有可行性的措施。
例二:构建元化的社会矛盾化解体系。致力构筑“点线面”结合的大调解模式,面上市镇村三级联动,市级建立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领导小组,27个乡镇(街道)、468个行政村和59个社区全部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点上元调解全面铺开,全市5个基层法庭建立联合调解委员会,6个安派出所建立治安纠纷调解中心,27个镇街全部建立司法所。全市现有各类调解组织839家、调解员3522名、矛盾纠纷息员3299名;去年全市共排查调处各类纠纷5627件,调处成功545件,成功率达96.%。
采用同例一结构相似的写作模式,但偏重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突出工作的措施和效果,也能达到有理有据、主题鲜明的效果。
这两个例子都是大部分汇报料的典型写法,尤其是遇到限定字数、限定发言时间的时候,结构清晰、措施明了、字句简练、领导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