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事,看透吃饭买单之道
某办室,几个女生约定,隔一段时间大家就聚会一次,联络一下感情,一般谁召集谁买单,频率大概是一个月一次。虽然没有明说,但潜规则里,大家都会轮着买单。这样子轮了快一年之后,也慢慢形成了既有的顺序。有一次聚会时,刚好一个男生打电话过来,听说同事聚会,也赶过来了。那次那个男生主动要埋单,女生们告诉他,大家轮流坐庄呢,让他下次请。结果接下去那次聚会,他把另一个男生也叫来了。那个男生姓×。等到大家欢聚结束,准备买单时,服务生说,已经结过账了原来×趁着出去打电话的时候,偷偷把单埋了。此次算是特例,同事们也没有放在心上。但这次聚会上,那两个男生提出来,以后有聚会记得叫上他们。所以,之后凡有聚会都会告诉他们一声。女生们是必到的,两个男生是逢空就来。但只要×到场,每次总会偷偷把单埋了。一开始其他同事都“责怪”他:“怎么可以这样啊!”×总是笑眯眯地解释,没什么了。后来×走出职场,自己出来单干,但还是保留了偷偷埋单的风格。而且论起来,他还不是同事中最有钱的,上创业初期,听说他手头也蛮紧的。所以,当次聚会的召集人,一看到×到场,就很紧张地一点完菜就出去先把账结了。有时因为怕要菜酒饮料,不敢先结账,此时若×要上个洗手间,或要出去接个电话,大家都如临大敌般,立马派个人去服务台把账结掉了。有次×没来,几个女同事自己聚会,说起×埋单的事情,大家不约而同地叹气说,本来同事聚会是很开心的事,×打破了轮庄的“潜规则”,倒搞得大家很有压力。最后决定,以后聚会就不告诉×了,最半年叫他一回。
埋单了还不讨好,可能这位×怎么也想不到的!中国有句俗话: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别人的手短。这其实反映的是人与人交往的一种“互惠”心态,具体而言,我们接受的交往方式是:一旦被朋友请了客,总是要找机会回请对方。一旦这种回报心理不能满足,那再次被别人埋单也是不能接受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抢着埋单如果偶尔为之,是可以被人理解的。但总是抢着,甚至一贯的埋单,大家就很难把这种行为理解为一种可以接受的友情。夸张地讲,太慷慨了也会让人觉得恐怖!所以说,不管你是有钱没钱,钱钱少,地位尊卑,不管处于么险恶的环境,都要坚持不付账。只要横下一条心,最终也不会有人用刀架在你脖子上让你掏钱。总会有人埋单的,别担心最后会有人被饭店扣留,也不必太介意自己的人格会受到质疑,也不用担心下次,下次你照样还这么做,人们知道你不会埋单,你患有埋单障碍的不治之症,这个大家早就清楚了,不会再对你有任何期待,就像谁都不指望饭店会单一样。成为一个活跃在各种饭局而始终不埋单的人是幸福的。
古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章。就“埋单”而言,其间之学问不可谓不深,其里之章不可谓不大。如果对“埋单”寻根问底,它是广东方言的用法,包含了广东人对生活之感悟。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提醒服务员“行埋来”(走过来),“埋”乃“靠近”,这种贴身服务既可方便顾客,又可避餐馆的忙乱;二是服务员随时“记埋”(记下来)。顾客吃的菜,让顾客明白消,“埋”有“积累”的内涵;三是用餐结束时,服务员已经把顾客的消数额预先“埋好”(算好),以顾客久等结账的尴尬,“埋”又有“结算”的意思。
南风北渐,一些粤语词汇成了各地民习语,作为外地人,辨音会意,“埋单”谐音而成“买单”,倒也直观简捷。当然,有些不了解广州话的字义和广州的民俗化,把“埋单”误作“买单”,也不足为奇。“埋单”也好,“买单”亦罢,关键是要掌握其间学问,练就花小钱办大事,或者不花钱亦办成体面之事的能耐。
假若战友或者同事相聚,为缅怀激情燃烧之岁月,畅叙别后创业之艰辛,自然少不了下馆子痛饮一番。酒过三旬,就会有人主动言曰,今日之聚会我做东,以尽地主之谊。大家尽管吃,尽管喝,今天兄弟我全包了。谁也别想和我争,谁和我争我跟谁急。或许是酒精反应,有人就会较真地说,你的情我领了,但是这单还是只能我来买,你们都是大哥嘛,我最小就让我来“埋单”。为显示各自“埋单”之诚意,于是大家争成一锅粥,争得面红脖子粗。最近报纸有报道说,为了争着“埋单”而用力过猛,失手拧掉了朋友的耳朵。此等事情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中国人办事,在谈判桌上一般只能谈好一半。倘若要把事情办彻底、办圆满,那还得到饭桌上细谈。
若是生意人宴请贵宾,自然得按照其级别、籍贯、口味定个合适档次之酒店。待到人席,大家对人座,贵宾自然不须谦让,一屁股就坐在主位之上,大有包升堂之威严,只不过少了块“正大光明”之牌匾。主位坐定,其他各色人等依次就坐,宴请者一般自觉坐于上菜之位,一是便于服务,二是方便“埋单”酒席之上,贵宾自然言必称今日之聚会是强沟通和交流,不谈工作云云。于是大家频频碰杯,你来我往,煞是热闹。吃饱喝足之后自然轮到“埋单”。此等时刻,有的宴请者大喊“埋单”,然后掏出一打百元大钞数着,数一下就伸出舌头蘸点口水再数,如是二三十个回合,埋单”完毕之后,满脸堆笑言日:今日之招待实在是太便宜,请各位担待了。其实,该君之内心不知是何等痛楚,数一下钞票就如刀子在胸口上捅一刀。此等“埋单”者,唯恐大家不知道其花了少钱,所以当细数之。这是比较低级之“埋单”,或许花了最钱人家也不领情,终究办不成事。真正的高手,一般是在宴会结束之前就悄然“埋单”完毕,宴毕请贵宾移步桑拿按摩场所小姐伺候着,不显山不露水,无招胜有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