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基层务员的晋升之道
我所在的县在中国行政区划下一个标准的普通县。全县务员连带事业编制人员共有一万人,乡科级有一百,一个普通的科员需要先经历副股级、股级最后经过县委常委会讨论才能最终走上副科级。
换句话说,从大数据角度来看,走在县城大街上,一般情况下,头发半白是科员,头发全白的是副科。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基层行政体系下,一个普通务员的晋升是如何之艰难。
我认识一个朋友叫张X,二十年前毕业于某国家重点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县委工作,一直工作至今,终于在他四十岁的年龄走上了副科级领导岗位,在基层我等凡人眼中真是“年少有为”。
认识他是因为他爱人和我爱人之前是同事,两人关系十分要好,我们自然而然便相互熟稔。
张X很瘦弱,也就一百斤吧,看起来没有什么“官相”,但他思路很清晰,办事也十分老练。
提了副科后,我们一起吃饭,对他表示祝贺,一番推杯换盏之后,我问他,咱们知根知底的,你无任何政治资源,这次怎么轮到你了?
张X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笑着说,老李,你只说对一半,我们家啥情况你知道的,但我工作后的,我的朋友、同事、领导都是我的资源。
张X也开始渐渐给我吐露了心声,让我逐渐真正了解他,知道他能走到今天的真正原因。
我们认识的这么年来,在他的不同岗位时期,我都听过不同层次领导对他近乎一致的评价:能办事,会办事。张X说,搞好基层工作,其实没有那么复杂:
.要手勤。
刚毕业,张X被分在县委一个破旧的办室,用他的话来说,他在县委擦了八年的桌子,直到后来单位进来新人后,这些活才交给新人来干。
他每天早上去第一件事便是先把办室的桌子擦干净,把当天的报纸整理好,烧上一壶热水。
等领导上班后,水刚好烧开,当着领导面给领导泡上一杯热茶,将当着刚收上的报纸按照领导的阅读习惯,整齐有层次地放在领导办桌上。
张X说,工作能力是一方面暂且不说,态度一定要端正。很活,是必须新人来干的,很阶段必须是新人要经历的。
2.少抱怨。
没有人喜欢抱怨的人,基层工作人员的权限不大,工作很琐碎,刚上岸的很年轻人都怀着一颗“治国理政”的心,他们大很有热情,但经历一些事情后,经常会有一些巨大的落差,这本身就是一个对自我对这个社会再认知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