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省厅借调务员的心里话
借调,既可能满怀希望,也可能竹篮打水;既可能收获惊喜,也可能痛苦纠结。也许每个被借调的同志都品尝过与我同样的酸甜苦辣。
2XX年8月,我被抽调到省某厅七个月,这七个月,成为我人生中最难熬却也最难忘的一段经历。
在接到领导通知的那一刻,我承认是有自豪感的,毕竟到省厅帮助工作,是领导对你工作能力的肯定,也是值得把握的机会,我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表现,或许就能留在这个即使在体制内也非常牛逼的部门呢!
然而,很快,真实的人生给了我重重的一记耳光。一句话总结,那就是“在职干部一等民,借调人员三等民”。
第一个槽点:吃饭问题。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温饱问题不解决,怎么能安心工作?从上班的第一天起,我们两个借调人员的吃饭问题就没人关心过。想在食堂吃饭?自己用现金付钱呗。现金支付比刷卡贵三块钱一顿,而且特别不方便,别人在排队打饭,你在排队给钱,收银员还对你爱搭不理。
在痛苦地现金支付两个星期之后,我们俩难兄难弟找到办室,软磨硬泡终于借到两张临时饭卡,办室的人还反复叮嘱:这是办室的机动饭卡,千万不能丢,丢了要负责!攥着这张红色小卡片,心中百感交集,明明是来帮忙的,怎么就好像自己是占了大便宜?
第二个槽点:住宿问题。
省厅这一点做得特别好,充分给你选择自由,你爱住哪住哪,反正房租自己出,根本懒得管你。若不是有跟我一起借调的哥们合租,每个月工资都不够房租,毕竟是国际化大都市大省城。在互助之下,我们俩还各能剩下半个月工资用来吃饭和付车。
第三个槽点:路问题。
拜托,要你来帮忙是你的荣幸,还想要路?眼瞅着隔壁某群团组织借调的同志包吃包住每个月发补贴报销往返路,真想去隔壁问问还要不要人——其实我可以不要报销往返路的,包吃包住就行。
第四个槽点:出入问题。
办理出入证的工作人员拿着人事处出具的借调函左看右看,防贼一样的眼神看着我们,说是一定要人事处跟他们通电话。我不得不耐着性子赔笑脸说好话:“大哥,人事处盖章还能不算数吗?”好说歹说办到了临时通行证,还被告知,临时通行证只能本人进出,不得开车和带人。
从此以后,我每周日下午办理车辆登记手续,把车停进省厅大院,平时走路上下班,周五下午开车回家。痛苦的是,临时通行证只有开车走正门的权力。有一次想走个侧门,已经开出去都被武警拦下,很客气地要我调头:“您好,不好意思,您没有走侧门的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