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稳四道功夫,写作才能根深干稳、枝繁叶茂
机关是党委的办事机构,是党委活动运转的中枢,运转的载体就是,写作是政治机关人员的最基本技能。因此,机关干部对写作不应限于应知应会,而应是熟练、精通、得心应手。结合我从事写作的一些体会,谈点个人的认识。
一是功夫下在破题上——立意高远。一般情况下,谈论的结构、修辞、语法等,都是在谈怎么写的问题,而谋题立意则是研究写什么的问题。显然写什么比怎么写重要。一是谋题立意的重要性。是代表党委发,模式基本固定,不是个人的采展示和情感抒发,必须体现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的意志。因此,把握领导意图是起草谋意立题的关键。谋题立意就如同我们画一棵树,一定要先画好树的主杆,这是关系整幅作品全局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确定了整篇章的结构和要点。二是谋题立意中的常见问题。谋题不清楚,导致种混用,如请示和报告混用,在报告中带有请示事项或者把请示写成报告形式。立意不明确、主题不突出,东拉西扯、平辅直叙,一盘散沙,什么事都想说清楚,什么事都说不清楚,把主题淹没在一堆不相关的料中。三是谋题立意中常用方法。打好腹稿,搭好框架。我自己写东西就习惯于打腹稿,拿几张纸,先勾出章的框架,不管再大的报告,再大的章,先把意立起来,把提纲列出来,章就成了一半。具体写作的过程就是枝叶的过程,只要拥有详实的料,就没有什么难度。同事之间相互交流。有时接到一篇难度大、比较复杂的稿起草任务,一时把它的框架理不出来,这时候,可以找领导、同事先沟通,甚至争论,找一些参考资料,把思路理清了、料找得差不了再动笔,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是功夫下在服务上——把握受。的服务对象就是受,谁接收,谁就是服务对象。的内容,无论是函商某个问题,还是向上级请示某一问题,都是要谋求自身的利益。换句话说,作为载体,承载着谋求自身利益的诉求,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是否能打动受,取得受的理解和支持,所以起草任何都应站在受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受看得懂、理解透,这是的基本功能。“蠢人用他知道的说服我,智者用我知道的说服我”,例如领导讲话,执笔虽然是你,但讲演者是领导,必须由你转入领导的角色,站在领导的高度去立意,应该了解领导的个性、工作思路、讲话风格等,带着感情去写,为受去写,落脚点放在受身上,虽然功夫下得大一些,但让受听得懂并能从中受益,得到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