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机关老写手揭秘讲话稿起草全过程!
选萃原中央机关某部政研室主任兼政策法规局局长雄在《稿,还能这样写》第章《讲话稿的出彩写作》中精华,并结合愚拙体会进行概括提炼,供读者学习中央机关老写手三十年写作隐性经验、一赏中央层级机关讲话稿起草全过程之风采、健全完善自身讲话稿起草机制参考。
一、进行“拉条子”,建立前期息储备,形成初步创意
“磨刀不误砍柴工”。要让讲话稿出彩,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生憋硬写的状况,克服一字一句凑、一点一点抠、想一句写一句的做法,要舍得花时间、花工夫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认真领会写作意图,摸清源头。搞清谁来讲、为什么讲、讲什么、对谁讲、起草方式、起草时间、起草要求。
2.全面掌握上级精神,连接上头。要把握大背景,找准在全局中的定位,弄清中央和上级的有关要求,熟悉讲话涉及领域的话语体系。
3.深入了解有关下情,吃透下头。要途径、形式开展专题调研,大量阅读有关下情资料,形成初步创意或创意胚胎。要通过媒体网络了解社情民意,捕捉新苗头、新趋势、新动向。
二、进行“敲盘子”,启动重组聚焦思维,形成盘子之模
对“拉条子”中拉出的海量息,进行重组、聚焦、提炼等化学反应式的思维活动,形成高质量的创意,确定总立意和总基调,明确讲话稿的体例、规模、腔调。
.确定总立意。基本要求是持正、高远、新奇、深厚、鲜明、集中。
2.确定总基调。原则是:参照“上调”,合而不重;高低适度,跳而能及;思想从严,工作从实。
3.确定总模样。确定领导讲话稿总的格式、规模、形状、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