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把手”外出调研老喜欢带着他
搞好调查研究,是机关干部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是为党委和领导活动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机关干部必备的基本功。在实际工作中,机关干部应学会调查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
一、调查研究准备要周密充分
调查研究有开始、中间、收尾三个阶段,开始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它是调查研究能不能搞好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准备得越充分,在调研过程中就越能掌握主动权。
一是吃透上级精神,领会领导意图。从接受任务那一天开始,机关干部就要围绕着调研的主题认真思考:能不能和领导同频共振,共同思考问题;能不能把上级的精神把握住,把领导的意图领会好。只有对领导的意图、目的心中有数,在调查研究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为此,机关干部要认真学习党委、领导近几年这方面的一些指示,机关出台的一些政策规定,学习有关会议件。实践证明,学习能使自己站立点高,从宏观上去看待问题。
二是制订调研方案,预先搞好筹划。调研前的方案制订非常重要,因为它是调研的纲,是调研的总体思路。一般来讲,这个方案应包括调研的指导思想、调研的内容、调研的方法、调研的形式、调研的时间安排等。另外,对召开哪些座谈会,请哪些人参,谈一些什么问题,被调研单位需做哪些准备工作等,都应有个大致的意见。还有,需要统计什么,哪些需要用综合数字说明等,也应事先考虑到。当然,在调研过程中如果发现了新情况,还可以对调研方案进行不断修正和完善。
三是搜集相关资料,提前进入情况。搞调研和写章一样,也需要看一些资料,开阔视野,从中捕捉一些息。一般来说,应对以下资料有所了解:被调研单位的历史沿革和工作现状及对该单位评价方面的资料;一些内部刊物上有关的研究章和好的调查报告;与调查内容相关的上级指示以及理论章、经验做法等。机关的同志都有这样的体会,平时看一些资料往往看不进去,但只要带着情况看,就能看进去,就能知道哪些东西有用,哪些东西需要摘记。一些跟领导下基层比较的“老机关”,搞调研时常常一个箱子带资料,一个箱子带生活用品,这就为开展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应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风土民情、历史、现状,甚至该地区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发展变化等有所了解,以便提前进入调研状况。
四是虚心拜师求教,方学习取经。搞大型调研,其方式、方法、步骤、经验是很重要的。一些老同志亲身参与过次调研,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主动找他们聊一聊,恳请他们指点指点,往往可以少走几步弯路。比如调查统计,看似很简单的一个事,搞不好就会影响调研质量。在调研前,如能对搞一些什么样的统计,自己设计的统计表是否合理,能不能把情况反映出来等,请有经验的同志看一看、谈一谈,会受到一些启发,从而避失误。
二、调查研究环节要深入扎实
这是整个调研活动的关键环节。工作人员必须深入一线,舍得吃苦,扎实工作,真正把情况摸准,.把细节摸透。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科学安排调查活动。领导了解的方式主要是听取汇报、现场察看、集体座谈、个别谈话。工作人员应根据领导的指示、通知或与被调研单位领导商定调查方式、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和参人员,并督促有关人员按时参。
二是采取种调查方法。中医诊断讲究“望、闻、问、切”,就是对病人望其色,闻其气,问其感,切其脉,找准病因,对症下药。这种方法对于调查研究也很有借鉴意义。望,即深入单位,详细察看;闻,就是深入群,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问,就是现场交谈,了解他们的真实心愿和要求;切,就是分析把握问题的实质,抓住要领。调研中,根据领导指示要求,既可听取单位的情况汇报,又可召开各个层次的座谈会,也可与基层群个别交谈,还可对基层干部进行问卷调查,在运用种方式调查中,掌握大量真实的、第一手的资料。
三是认真做好调查记录。在领导听取汇报、现场察看、谈话座谈时,工作人员应认真做好记录,包括领导讲话、批示和决定,被调研单位领导的汇报和建议、要求等,都要详细记录,发现情况有出入和矛盾的地要主动询问,核实清楚。记录也有学问,比如有的同志记录时,有意在本子一边留块空地,以便边听汇报(领导指示)边作备注或将听汇报(领导指示)中碰撞出的思想火花、个人感想记录下来,这样对起草调研报告和领导讲话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