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办室要管“闲事”?
“闲事”,通常指无关紧要的事,跟自己没有关系的事,闲杂的事。这里说的办室要管“闲事”,指的是办室要关心、留意、管好那些看上去跟自己没有直接关系,别人注意不到或不愿去干,但对单位或职工有益的事。
“天生”就要管“闲事”
办室“天生”就是个要管“闲事”的部门。一方面,办室的职责范围广,无论什么事,只要找到办室就得管,办室想把工作做好,也不得不细心、尽心、操心地去管管“闲事”;另一方面,办室作为综合协调部门,接触面宽、掌握息全,可以解决别的部门无法兼顾的问题,有能力把“闲事”管好。
曾有部门叫“不管部”——不专管某一具体工作,但别的部门不管的事情,它全管。办室其实就兼具“不管部”的职能。办室的工作,繁杂又琐碎,迎来送往、上下协调、稿统筹、会务安排……能将这些工作做精、做细、不出错,其实就是一个有专业水准的办室。但想把工作做出彩,就不能满足于日常按部就班的内容,还要主动开展工作、寻求变革,愿管“闲事”、敢管“闲事”、善管“闲事”。
要有愿管“闲事”的态度
愿管,即是主动作为。“愿”字体现的是积极性,是格局、站位和态度,究竟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是“身在兵位,胸为帅谋”?在办室工作,眼里要有活,很看似不起眼的“闲事”“小事”,却关系着单位的发展和职工的利益,如果看不到、问不到、想不到,只是按惯例办事,虽出不了差错,但也不会有惊喜。如果能一些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在工作中站位高一点、格局大一点,问一句、想一层,也许就能发现问题,把工作做在前面。
有了愿管“闲事”的态度,单位同事在遇到“难事”“闲事”时,自然会首先想到办室,愿意和办室交流、交心,寻求帮助。这样一来就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不断推动工作创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