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单位里写料的人越来越少?
笔者身边有很从事秘工作的朋友,偶尔时候想约着闲叙,朋友十次有八次都是在忙、在班。问他忙什么,答曰:写料、写料。经常还有的时候,他们被抽调到综合部门写料。
为什么天天班写料?说明写料的人少。为什么写料还要抽调人?说明本单位写料的人不够用。也就是说,没有可用的写料的人了。
所周知,写作能力是机关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机关干部都应该拿起笔来会写,张开口能说,走出去能干。但是政商君发现,现在只想动动嘴皮子,或者只愿意干事务性工作的越来越,而愿意写料、在办桌前爬格子的人越来越少了。
为什么单位里面写料的人越来越少了?笔者仔细想来,无非是这三个原因。
一是写料劳神又废身体
曾在河南省委政研室工作8年的老同志关少锋写过一篇章,回忆8年的笔耕生涯,充满了艰辛和奉献。中戏称,写料的人虽然常常被称之为“秀才”、“笔杆子”,被人们高看一眼,但谁都明白,写料又是认的苦差事,人称“四水干部”,喝墨水、脑水、流汗水、尿黄水,上火。这些话虽有调侃之嫌,却也有几分形象逼真。
的确,写料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所以写料人的大脑,一天到晚都没有闲着的时候,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脑细胞牺牲在料上。
每当任务下达,犹如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了心上,走路的时候在想,吃饭的时候在想,连睡觉的时候也在想。半夜时分突然有了灵感,再困再累也得爬起来记在纸上,生怕一觉醒来忘了,不知道少写料的同志“早生华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