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领袖修改电悟到的料修改之道
毛主席风有一个优点,就是对待自己过手的电非常认真,凡认为有必要的,都亲自上手修改,而且不厌其烦。表面上看,他是对字负责,其实质是对工作、事业负责,这一点很值得每一位领导干部好好学习。
一、标题改到有吸引力。这样的例子很,比较典型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修改《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这部被称为“合作化运动百科全书”的料书,是毛泽东955年主编的,共收集各地料76篇,9万字。毛泽东亲自为此书写了2篇序言,为4篇料写了按语,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对农业合作化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也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迅速摆脱贫困、使国家富强的美好愿望。它的出版,对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据逄先知回忆,毛泽东对《高潮》一书中的大部分料重新拟定了题目,把一些冗长、累赘、使人看了头痛的标题,改得鲜明、生动、有力,而又突出了章的主题思想。例如,料原题是《天津市东效区詹庄子乡民生、民强农业生产合作社如何发动妇女参田间生产》,共33个字,毛泽东改为《妇女走上了劳动战线》,只用9个字,简单明了,又抓住了主题,使读者一看就有印象。又如,原题为《大泉山怎样由荒凉的土山变成了绿树成荫、花果满山?》,毛泽东改为《看!大泉山变了样》。从保存的原稿和各次清校样中看到,有的标题,毛泽东是经过次推敲、一改再改的。例如,三娄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那篇料,发稿时题目为《山西省解虞县三娄寺农业生产合作社几乎垮台的教训》,看初校样时,他改为《解虞县三娄寺农业生产合作社几乎垮台的教训》,看二校样时,又改为《严重的教训》。
二、论据改到无懈可击。939年初,国共两党的摩擦开始增。为了做工作,党中央以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主任萧劲光的名义,给蒋介石、胡宗南以至国民党的师长、专员等,发了许电、声明、布告。这些以萧劲光名义发出的电,基本上都是经过毛泽东亲自审阅修改的。萧劲光回忆说,毛泽东在修改这些电时,字斟句酌、煞苦心。在修改萧劲光给蒋介石等人的一份通电中,毛泽东反复推敲,最后改写成这样一段话:“目前日寇以一师团之大举西犯,柳林、军渡相继失守,我河防部队正尽一切力量,予以痛击,连日战斗甚为激烈。大敌当前,覆舟堪惧,后方纷争,实属不宜再有。苟一方拼死杀敌于前,他方复乘机争夺于后,则不啻以刃资敌,前途危险,何堪设想!?”这段话里的潜台词,是在警告顽固派不要继续与日伪勾结。在修改致程潜、朱绍良的一份电时,毛泽东了“据闻一切行动均系根据新颁处理共党问题方案,下级不过照此方案执行而已”一句,点明下面的人制造摩擦,上面是有根的。在审改涉及到国民党军侵犯我边区的电中,毛泽东次了这样的一些话:“边区二十三县范围为蒋委员长所指定”,我军“对原定二十三县并未越雷池一步”。这样写的意思是,边区二十三县是你老蒋亲口承认,是经过国民党正式会议讨论决定下来的,现在你派兵来侵占,出尔反尔,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吗?萧劲光后来回忆说,当年认真琢磨毛泽东修改的这些词句,对于怎样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斗争策略,心中有数了。通过认真学习研究毛泽东修改过的这些电,真切地体会到,审改电不是小事,它不仅是个字水平问题,而是一个人、一个群体甚至一个党派的整体水平在具体电中的体现。只有胸有全局,有想法、有办法又有字水平,才能改好电中的一句话、甚至一个字。学习毛泽东的这种风,需要从的方面学起。
三、核心要点改到具体明确。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周恩来负责起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9月3日至日,毛泽东在修改这个草案时,改写了这样一段话:“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各级政府机关为各级人民政府。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人民政府为行使国家政权的最高机关。”在仔细学习研究毛泽东在《共同纲领》上改写的这3句话感到,每一句都是政策性的,是今后全党、全国都要执行的。应该说,这都是毛泽东经过深思熟虑的,是要高度负责的,是要经得起实践检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