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品行官德高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

2022-12-08 16:32:25 128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但凡品行官德高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

但凡品行官德高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

领导干部抓的一般都是大事,容易忽视小事,所以很有必要给予提醒,但身为机关干部,我感到也不能忽视小事。古人言,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忽细事者祸必盈,轻,乱者亡必聚。希望广大同仁们读了这一篇,能引起对从小处入手修养品行官德重要性的认识,自觉践行之,恒久之。

据说,一斤芝麻大约有9粒左右,一粒芝麻的直径只有一毫米上下。因此,人们常把一些小事比作芝麻大的一点事。这话如果用于要求人们不要事无巨细,因小失大,无疑有道理,但如果认为凡是小事都无所谓,就有些偏颇了.

古往今来,从小事中观察考核人品的事例举不胜举。《世说新语》载:管宁和华歆一同在菜园里锄地种菜。看见地上有一小片金子,管宁照旧锄地,跟锄去瓦片石头一样,而华歆却把金子拣起来再扔出去。还有一次,两人同坐在一张坐席上读书,有达官贵人坐车从门前经过,管宁照旧读书,华歆却放下书本,跑出去看。管宁就割开席子,分开座位,说:你不是我的朋友。管宁从日常两件小事上看出华歆是个贪慕富贵的人,所以不屑与其为伍,遂割席绝交。

再比如,一位制药厂厂长与外商谈成一笔生意,外商对这个厂的生产环境十分赞赏,正拟大把投资。却不料厂长在陪外商参观厂容时,忽觉喉咙发痒,,一口浓痰吐在地上。那外商见状,认为此厂长如此缺乏个人修养,想必带不出高水平的工人,生产不出优质产品,乃拂袖而去。这个厂也因此失去一大笔投资。可见,一些士人在平交往中,是很重视从细之处来观察对方人品的。其实,小事不小,往往从小事上才能反映人的修养程度、教育水平、个人质;往大处说,能反映民族的质。有朋友自俄罗斯来,聊起人家的国民质,很是慨叹。俄罗斯民族有读书的民族之称,时至今日,在很小节问题上仍能显示出不俗的修养程度。譬如,莫斯科市的地铁十分发达,8%以上的市民在地下活动,地铁里也是人山人海,但从未看到乱挤乱抢现象;车厢里安安静静,没有高声喧哗,少见争斗吵骂,很人利用乘车时间在看书。

也有人主张,看一个人的人品,主要应从关键时刻看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这无疑是正确的。不过,在人的一生中,这种关键时刻,并不是很,不是到处都有。所以,仅从关键时刻看人品,势必受到不小的局限。因此,在的情况下,还须从平时的表现去观察。实践证明,从人的平时表现,从人的生活的细之处,亦可看出人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源于本心的细流露,易透出真人品来。

《古今谈概》载:司马昭问归降的蜀后主刘禅还想不想蜀国。刘禅回答:这里很快乐,我不想蜀国。郤正私下教给刘禅说,如果司马昭再这样问你,你应该哭着回答说:父亲的坟墓在蜀国,我没有一天不思念。待了一会儿,果然司马昭又这样问刘禅。刘禅便按着郤正教给的言语回答了,因为哭不出来,所以只是紧闭着眼睛以示悲伤。司马昭问,怎么这么像郤正的话呢?刘禅吃惊地睁大眼睛,说:确实正像您所说的。当时,司马昭对来归降的后主刘禅尚不十分了解,但通过饮宴间刘禅乐而忘蜀、闭眼”“吃惊地睁大眼睛等可笑的表现,便认定刘禅是个十足的庸人。你看,司马昭正是通过对刘禅细枝末节的观察,看出了刘禅的人品。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但凡品行官德高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443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