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人破茧成蝶的8个孤独期,你到几级了?
体制人破茧成蝶的8个孤独期,你到几级了?尼采说:“真正的痛苦是无法和别人分享的,说出来就成了无聊的苦恼。”很人觉得进入了体制内就是一种功成名就,但是作为一种职业来说,我们赋予了它什么意义,它就变成了什么样子。有的人适合进入体制,而有的人就喜欢自我追求。
并不是考上了务员就代表着一帆风顺,很年轻人考务员就是想要安稳,能当领导就好了,但现实情况是在很长时间内,你只能按部就班、班点,脏活累活苦活可能都需要你去做,而你却无可奈何,因为你的晋升很大一部分掌握在别人的手里,我相这一点在每个人进入体制后就会有很深的感受。
而作为个人来讲,进入了体制,一切就必须从零开始,就必须与自己为伴,很时候并没有可以风雨同舟的同事,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按照各个时间节点,一天天的去过日子,并不是每天都在出差、谈项目,也会安静下来看看书,也会感到迷茫、焦虑,而进入体制后也必然会经历着这么几个时期。
一是“茫然期”。刚进入体制,什么都不懂,在大学里的那一套太青涩,在社会上那一套不适合,面对全新的工作体系,要业务不懂业务,要人际关系没有人际关系,就在那“杵”着,没有个“眼力见”,就算想帮忙也有可能给“帮倒忙”。每到这时候总是要通过一些获得感和存在感来体现自己的价值,总是想表现下自己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甚至一直会怀疑自己来这是干什么的,难道只是每天来坐着看看电脑,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
二是“渴求期”。正式开始接手工作了,觉得自己终于能够发挥所长,有用武之地了。遇事尽心尽力,遇到不懂的就问,遇到不会的就学,恨不得在一天的时间内就想把所有的程序流程掌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捋顺,虽然有些困难,但仍是充满希望,总之是斗志满满,每天都是新工作,工作上“随叫随到的”,就算是“5+2”“白+黑”也没有少怨言,谁让自己年轻,没有经历、没有经验,就必须熟悉、锻炼、历练。
三是“妄想期”。工作上手了,人员也熟悉了,对于体制内的各项程序也都了解了,也听了很体制内别人的经历,再拿这些对照自己单位,对照自己的条件,觉得自己也能行,开始有点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感觉了。认为自己啥时候就应该提拔了,啥时候荣誉就该是自己的了,一切都能够在计划中。感觉体制内也没有他们说的那么难,单位有职位,只要他们走了自己就能上,就算没有实职,虚职也是可以的。
四是“失落期”。工作没做好,出现很次纰漏,让领导批评了好几次;对外联系上沟通不畅,几个重要的工作没有对接好,既没人主动指点自己,自己也不好主动去问,家里人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靠自己去悟,甚至是怀疑自己适不适合做这份工作。到了提拔的时候,领导选了别人,自己还得再等两年,一下子感觉像被踢出了“局”,虽然工作还得照长做,但这些苦闷还得自己去承受、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