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的你,真的会“敲门”吗?
说到敲门,很人会想到“推”“敲”的故事。据传,当年诗人贾岛,骑在毛驴上,一边用手比划,一边思考“僧敲月下门”这句诗中,到底用“推”还是“敲”时,撞到了时任吏部侍郎韩愈。知道原委后,韩愈沉思片刻,对贾岛说,用“敲”字比较好。因为,你不能莽撞地推门而入,这样不礼貌。贾岛连连称是。
古人对于敲门礼节尚且如此讲究。做为体制中人的我们,敲门是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做的。无论是到朋友、同事家做客,还是进出他人的办室时,都需要敲门。对于这种属于礼貌行为的事,绝不能忽视。
一、敲门的基本方法
敲门的手势:手指自然弯曲,掌心朝向自己,抬起中指第二指节,连续敲击。不要用个手指或者手背、手掌用力拍打。
敲门的节奏:均匀连贯地敲三下或两下,第一下可以略轻一点儿,不要过于急促,每下间时间间隔大约.5秒左右为宜。
敲门的强度:力度大小要适中,要坚定且有一定力度。力度太大容易让屋内的人受到惊吓,给人以粗鲁没有教养的感觉;力度太小让人感觉不自,也不容易让屋里的人听到。
敲门的暗语:敲三下,相当于在问“有人吗?”“我可以进来吗?”。敲两下,当到比较熟悉的人屋里,或是平级领导间互相走动时,可以敲两下。相当于说,“你好!”“我进来了!”的意思。如果敲四下以上,这就是不礼貌的行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