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切进去”再“切开来”——写章的选题破题之法例谈
前段时间,我们单位接到省改革办的通知,说是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系统总结“十三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的工作,请每个改革专项小组的主要负责同志写一篇理论章,4字左右。作为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专项小组的牵头部门,我们当然也要完成好这个“作业”。
办室的几位同志考虑先定选题。他们商量了一番,聚焦我们单位的主责主业,提出了3个选题方向:
抓党建促兴边富民;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推动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合理流动。
看到这几个选题,我的第一感觉是“选小了”——约稿是向主要负责同志约稿,不是向班子副职约稿,所写内容应全面反映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相关情况,而不是局限于某一方面的具体改革;约的是理论章,不是经验料、典型案例,理论章不仅需要写清楚做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果,重要的是把理论依据、整体思路、规律性认识写出来。办室同志提出的3个选题,都只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之下的具体改革,虽然能够体现出局部的改革特色、改革亮点,但反映不出这一重要改革的基本面,属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且,理论色彩也不浓,作为案例来写合适。
我琢磨了一番,琢磨出这么个题目:
准确把握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发力点
这篇章具体该怎么写呢?我想到了一个比较巧妙的方法:拆题法。用我独创的“会意写作思维”(详见“三好课”第3讲)来看,也可以说是“据名(题)会意法”。“准确把握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发力点”这个题目,“准确把握发力点”是主旨,关键是“点”怎么找——还是要从题目中找,从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质”的规定性上找。
我进一步想到:“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可以拆分出“党”“建设”“制度”“改革”4个主题词,发力点不就在这上面吗?!
——这项改革姓“党”,首先必须为坚持和强党的全面领导服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强调,“必须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必须向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发力,用制度化的方式,推动解决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存在的“中梗阻”问题,坚决扭转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的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现象,确保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这项改革的目的在于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党的十九大确立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也就是“以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同时,还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这个重大课题。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必须紧紧围绕这个布局,把改革贯穿于党的建设全过程、落实到各方面,充分发挥制度管根本、管长远的作用,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使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根基永固、坚如磐石、稳如泰山,经得起任何风风雨雨。
——这项改革不是一般性的改革,而是制度性的,必须紧扣制度治党来谋划和推进。要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部署要求,紧密联系我省实际,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这项重要任务落实落细落具体,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执行力,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党效能。
——改革的核心在于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我们既要坚持和发扬我们党强自身建设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又要根据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用新的思路、举措、办法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
想明白这些,这篇理论章的提纲不是呼之欲出了吗?很快,我就和办室的同志一起,拉出了这么个提纲:
一、把准坚持和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个根本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