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公仆不见官
——延安时期毛泽东心系群众的故事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迅速壮大的“黄金发展期”。当时,党群关系密切,党的领袖、广大干部身体力行,处处想着人民、为着人民。朱德为此曾作诗赞道:“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笔者整理了毛泽东在延安时的几个感人故事,展现共产党人与群众的鱼水亲情。
“我们去向人民拜年磕头,人民指给我们一条生路,是人民伟大英明啊”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不管工作多忙,每年春节都要到当地基层政府向群众拜年。1941年春节前一天,毛泽东一早就来到枣园乡政府,说:“今天第一件事是给大家拜年,第二件事是征求大家对当前工作的意见和看法。”大家听毛泽东这样一说,谈起边区兵强马壮,抗战形势大好,军民团结鱼水情深,党中央和民众心连心。毛泽东摆了摆手说:“不不,大家要谈我们不足的地方,谈我们的缺点和错误。”在场的人一下子都愣住了,你看我,我看你,不知谈什么好。毛泽东看了看大家,恳切地说:“如果听不到你们的心里话,得不到你们的批评帮助,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不了解你们的希望和要求,我们的工作就失去了方向和目标,我们的决策就会出现偏差和失误。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呀?”
原来,毛泽东想利用拜年的机会,听听群众的意见。这时,大家提出要多开荒,增加耕地面积,加强田间管理,增大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毛泽东说:“这些我们都可以做到,但是老天不下雨,干旱怎么办?能不能打井浇灌?”大家告诉毛泽东,陕北地下水太深,一般地方打不出来水。接着大家又说,来年陕北不会有干旱现象,“龙年日炎炎,蛇年雨绵绵”,农历龙年干旱,蛇年就该雨量充足了。毛泽东听了惊奇地“啊”了一声,急忙问:“陕北有这么一说?”大家说: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毛泽东笑着又问:“准吗?不准怎么办?谁负责?”问得大家一片笑声。
毛泽东在回来的路上,显得异常高兴,他似乎从刚才大家的发言中,获得了开发“南泥湾”这片荒凉土地的信心。春节过后,党中央就作出决定,号召边区党政军民,把大生产运动再向前推进一步,并命令359旅开赴“南泥湾”,垦荒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