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篇2022年31省区市党委书记在全国两会的发言、心得体会素材汇编

2022-12-08 17:20:08 125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北京市委书记蔡奇:

高质量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

2.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2

3.上海市委书记李强:

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3

4.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

稳定经济大盘稳住社会大局4

5.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repy]3[/repy]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5

6.山西省委书记林武:

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6

7.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

快推进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绿色低碳转型7

8.辽宁省委书记张国清:

切实履行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8

9.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

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9

.黑龙江省委书记许勤:

奋力做好产业振兴三篇大章

.江苏省委书记吴政隆:

稳住农业基本盘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

2.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2

3.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

抓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3

4.福建省委书记尹力:

接续推进数字福建建设以息化驱动现代化4

5.江西省委书记易炼红:

稳住、进好、调优推动高质量发展5

6.山东省委书记李干杰:

以创新引领发展走在前列6

7.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

奋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7

8.湖南省委书记张庆伟: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8

9.湖北省委书记应勇:

打造新发展格局的中部战略支点9

2.广东省委书记李希:

扎实推进横琴和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2

2.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

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2

22.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

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做好特色章22

23.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

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23

24.贵州省委书记谌贻琴:

奋力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24

25.云南省委书记王宁:

落实“三个定位”的重要要求25

26.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

干部做表率带头抓落实26

27.陕西省委书记刘国中: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28

28.甘肃省委书记尹弘:

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得实29

29.青海省委书记王建军:

把握五个统筹推动高质量发展3

3.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润儿:

实施“四大提升行动”绘就美丽乡村画卷32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

努力建设高水平的法治新疆33

高质量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

北京市委书记蔡奇

(222年3月7日)

令人难忘的冬奥会,使北京成为全球唯一的“双奥之城”,留下可持续发展的丰厚遗产。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首都工作水平,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北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做到“两个维护”,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对首都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奋发有为地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

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处理好“都”与“城”的关系,推动首都发展,是首都发展理念的重大变化,目的就是要守住首都发展战略定位,好履行首都职责使命。其全部要义就是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好满足人民群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推动“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党中央已在战略上布好局,我们要在紧要处落好子。集中高质量发展的一些重要举措,再打一个“组合拳”: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快“两区”建设,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需求,包括建设国际消中心城市、城市新与乡村振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而形成带动高质量发展的叠效应。22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增长8.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劳动生产率领跑全国。

深入实施绿色北京战略。持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化“一克”行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2年PM2.5浓度降至33克/立方米,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抓好大尺度绿化,深入推进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绿水青山蓝天成为大国首都靓丽底色。

不断探索完善超大城市有效治理体系。坚持大抓基层,紧紧围绕“七有”“五性”深化“接诉即办”改革,推动主动治理,解决一大批群急难愁盼问题。特别是坚持“无错优先”,解决了6.8万户房产证办理难历史遗留问题,群获得感不断增强。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

(222年3月8日)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我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行动指南。天津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注入强大动力。

以提升战略领悟力、执行力为根本。新发展理念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我们把转变发展理念与转变政绩观结合起来,强化战略定力和担当,大力度挤掉经济增长中的水分,用“绿色系数”考核发展成效,把战略重点转到拼质量、拼效益、拼结构、拼绿色发展上。坚持投入未来、投入长远、投入战略、投入基础,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构建“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实施875平方里湿地修复保护、736平方里绿色生态屏障建设、53里海岸线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为天津长远发展留下战略空间。

以自我革命为内生动力。坚持问题导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除旧布新、革故鼎新,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决整治2.2万家“散乱污”企业,深化国企混改,“用海河水洗海河泥”,下大力解决历史遗留的债务问题。实施制造业立市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造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连续举办五届世界智能大会,创产业形成自主可控的完整产业链条,智能科技、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坚持开放发展,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国际消中心城市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

以促进共同富裕为旨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让人民群过上好日子,用心用力解决“一老一小”和看病难看病贵等群急难愁盼问题,连续6年提前和延长供暖期,完成48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治理546块“飞地”,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

(222年3月9日)

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海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上海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持续增强城市硬实力,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推动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跃升。

我们所讲的城市软实力,其基本内涵就是利用价值观、化、制度等软要的感召引领,进而产生的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突出表现为对内的凝聚力和对外的吸引力、内在的创造力和外在的竞争力。形象而简洁地说,就是要能够使在这座城市的人引以为豪、来过的人为之倾心、没来过的人充满向往。

城市软实力看似无形,但又无所不在。城市软实力的形成需要长期积淀,必须久久为功。立足上海实际,着眼全球竞争,在城市软实力建设中,我们着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城市软实力的精神内核;着力提升化建设品位,塑造城市软实力的神韵魅力;着力构建现代治理体系,展现城市软实力的善治效能;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焕发城市软实力的发展活力;打造最佳人居环境,彰显城市软实力的生活体验;着力增强全球叙事能力,扩大城市软实力的国际影响。通过不懈努力,我们要在上海这座城市,形成既讲规则秩序、又显蓬勃活力,既有国际风范、又有东方神韵,既能各美其美、又能美美与共,既可触摸历史、又能拥抱未来,既崇尚人人奋斗出彩、又体现处处守望相助,那样一种干事创业热土、幸福生活乐园的生动图景,好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

城市精神品格,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标识。我们将大力弘扬“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厚植“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城市品格,推动人人起而行之,好塑造新时代上海市民的新形象,做到在风雨来袭时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在承平顺境时毫不懈怠、奋发进取,在日常岗位上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在平时生活中友爱友善、和睦和谐,形成人人都是软实力、人人展示软实力的生动局面。

稳定经济大盘稳住社会大局

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

(222年3月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要着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抓好这三方面工作,是今年各项工作的基本遵循。我们要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定经济大盘、稳住社会大局,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坚定地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立足当下,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着力抓项目、稳投资,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确保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着眼长远,快培育新的增长点。深入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努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有效地保障改善民生。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搞好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基础是切实搞好各项民生工作。我们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群真切感受到发展的温度、幸福的质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促进就业增收,快推进教育、医疗、养老、化、体育等各方面事业发展,持续办好一批民生实事,不断提高共服务供给能力,朝着实现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有力地守住安全发展底线。国泰民安是人民群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安全稳定工作连着千家万户,宁可百日紧,不可一日松。我们要增强底线思维,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深入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强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强化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积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全力保障社会安全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

(222年3月5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9次考察河北,作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等重要指示,为河北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全省政治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发生历史性新变化。

新理念指导新实践。一是坚持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提前超额完成“十三五”钢铁等六大行业去产能任务,2个省级主导产业和7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速成长,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2.5%,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二是坚持区域协调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深化,累计承接京津转入法人单位2.88万个、资金额.28万亿元,雄安新区实施重点项目77个、完成投资3546亿元,未来之城正拔地而起。三是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环境质量达到新水平。全省PM2.5平均浓度由27年的62克/立方米降至22年的38.8克/立方米,排名全国“后十”城市从7个减少到个,白洋淀水质由27年劣Ⅴ类提升到22年全部Ⅲ类,燕赵大地蓝天白云和绿水青山越来越。四是坚持开放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新成效。成功举办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化艺术节,以河钢塞钢为代表的国际产能合作不断深化,去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2.5%。五是坚持共享发展,人民生活品质得到新提升。连续5年滚动实施2项民生工程,累计开工改造棚户区73.4万套、老旧小区9368个、城中村26个,“空心村”治理任务全部完成。

新征程激励新作为。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开展“三统筹三扩大四创建”活动,积极构建“两翼、两区、三群、六带”发展布局,促进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山西省委书记林武

(222年3月5日)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春节前到山西考察调研时勉励我们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我们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确立了“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以“五位一体”和党的建设“六个领域”为横向维度,以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标准、任务举措、政策制度“三个体系”为纵向标尺,形成全面贯通、深度协同的工作矩阵。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重中之重是产业转型。我们坚定不移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以增强生存力发展力为方向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以快集群化规模化为方向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农业“特”“优”发展、服务业提质增效,以数字技术赋能三次产业跨越发展。同时快构建“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着力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全面创优营商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抓手和重要保障。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牢记能源大省的保供责任。面对“双碳”目标要求,我们将纵深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快煤炭智能绿色安全开采和清洁高效深度利用,推动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有序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大力推进非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地热能利用和干熄焦发电,积极布局煤炭先进接续产能、先进煤电机组、储能项目、特高压及外送通道重点电网工程,全面提升能源稳定供应和保障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22年,山西各项民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做到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惠民实事只不少,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让老百姓底气足、笑脸、生活品质高。

快推进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绿色低碳转型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

(222年3月5日)

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畅通经济大循环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我们要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章做好。推进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绿色低碳转型,既是内蒙古讲大局、担使命,服务国家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内在要求,也是内蒙古发挥比较优势,锻造产业链长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必然选择。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扮演的角色正在从生力军向主力军转变。内蒙古发展新能源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且已形成较好的产业基础和较大的发展规模。要快推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开发利用,着力打造一批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在全国率先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率先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确保到225年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23年新能源发电总量超过火电发电总量,实现由化石能源大区向清洁能源大区转变。发展新能源,必须强化系统观念、链式思维,一体推进“风光资源”开发、产业链延伸配套和场景应用拓展,统筹布局调峰电源、电网设施、储能装置、氢能项目,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和运维服务业,不能再走“挖煤卖煤”“发电卖电”的老路。

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必须立足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这个实际,推进新旧能源有序替代,优化煤炭和新能源组合,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平稳过渡。要继续在资源转化增值上下功夫,着力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提高煤炭利用效率。要推动稀土资源保护性开发、高质化利用、规范化管理,做精做优做强稀土产业。

内蒙古肩负着保障华北、东北、西北等地用能需求的重大责任。要压实责任,有效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确保能源稳定可靠供应。强能源保供,必须严守生态红线和安全底线,严防以保供的名义搞野蛮粗暴式开发,严防安全生产不达标的煤矿“搭便车”。

切实履行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

辽宁省委书记张国清

(222年3月5日)

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东北的战略使命,辽宁责无旁贷。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作为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大机遇,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提升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能力,好地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维护国家“五大安全”,关键要瞄准方向、发挥优势,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强有力支撑。充分发挥辽宁在新料、精细化工、半导体芯片制造设备和工业基础软件等领域的产业底蕴和科技优势,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辽宁智慧;突出抓好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料和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为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贡献辽宁力量;超前布局增制造、柔性电子、量子科技、储能料等未来产业,打造领军企业和标志产品,形成新的产业梯队。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主产省地位,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源技术攻关,畅通国家北粮南运通道。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实施辽西北防风治沙固土工程,快建设辽东绿色经济区,筑牢中国北方生态屏障。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保障电力、油气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发挥好国家能源安全通道作用。

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高质量项目是重要支撑。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把维护国家“五大安全”这个政治使命、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有机结合起来,谋划建设富有时代感的高质量项目群,建立省领导分工推进机制,实施一批全局性、基础性、引领性重大工程,切实落实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使命任务。

我们有决心、有心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全面振兴蓝图变为现实。

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

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

(222年3月5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里”,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在去年开展“作风建设年”基础上,今年吉林开展“基层建设年”,抓基层打基础,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培树“严新细实”新风,形成大抓基层、服务基层、规范基层和为基层减负的工作导向。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旗帜鲜明讲政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次赴吉林考察。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坚强有力,上下贯通、一抓到底,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坚持以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关键,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规范、全面过硬。强组织建设,重点是强基层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行党支部标准体系建设,让基层干部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规范干事,服务群,破解难题,温暖人心。引领城市基层党建创新发展,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抓好农村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强乡村干部队伍。强互联网等领域党建工作,发挥党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自上而下系统推进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推进基层治理不能就基层抓基层、靠基层抓基层,要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基层的领导体系、权责体系、工作体系,向基层放权赋能,减轻基层负担。要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决不能任意用权干扰百姓、决不能弄虚作假糊弄百姓,必须造福一方百姓、守护一方安宁、捍卫一方正义。要按照图表化、清单化、手册化、模板化、机制化要求,,推动基层工作落地落实,让群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实在在。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31篇2022年31省区市党委书记在全国两会的发言、心得体会素材汇编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5792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