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篇《党课开讲啦》第二期《伟大建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2022-12-08 17:20:08 142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党员干部需细品《党课开讲啦》中“三味”

近日,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党课开讲啦》播出,现已播至第二期,在社会上引发的讨论经久不息,在党员群中掀起了集体观看的热潮。来自中共中央党史和献研究院的黄一兵老师的授课在党员群的心中燃起了“三味真火”,党员干部需细细品味《党课开讲啦》中“三味”,激荡起砥砺奋进的力量。

在学习中品出真理的“香甜味”。一个世纪以前,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首译本时,误将手中的粽子沾上了黑色的墨汁,而非在墨汁旁的红糖水,边吃边回复其母:“甜极了!”一个世纪以后,来自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群们或是亲临现场,或是在屏幕前收看直播,在讲师的[repy]3[/repy]

娓娓道来中细细感悟学习,我们所体会到的,与一个世纪前先辈体会到的“香甜味”亦是分毫不差。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党员干部需在工作之余主动给自己“充充电”,尤其是强对最新政策和部署要求的学习,熟练掌握工作领域内相关的政策业务知识,在细细品味中收获理论知识的进步和思想境界的提升,在日复一日的积累中品鉴出岁月积淀的香甜。

在奉献中品出为民服务的“泥土味”。在已经播出的两节党课中,一个词被反复地提及: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人民,扎根于人民,依靠人民而发展,正是因为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在中华民族不断向伟大复兴迈进的新时代,党员干部们应秉持“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理念,厚植“群身边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仆情怀,撸起袖子、沉下身子、牢牢扎根,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将宝贵的青春和磨练的才能奉献给人民群,如此便胜过“学成武艺,货与帝王家”的古代才子们千倍万倍。党员干部只有脚踏实地,切实将根扎入泥土里,品出“泥土味”,才能迎风不倒,傲然挺立。

在实干中品出干事创业的“汗水味”。《党课开讲啦》中除了对我们党光辉历史的深情叙述,亦有对未来时代大有可为的深深憧憬。党员、干部、群应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建设中的“主心骨”“压舱石”“定盘星”地位,自觉将个人命运同新时代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在“敢为”上求斗志,勇于斗争、敢闯敢拼,为国家和社会发展闯出新路子、开辟新天地;在“能为”上求进步,与社会贴近、与基层接壤,紧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实践,有一分光,发一分热,与时代同频共振;在“有为”上求实效,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实干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从《党课开讲啦》中汲取“精神之源”

24日晚,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党课开讲啦》第2期《伟大建党精神》播出,中共中央党史和献研究院副院长黄一兵同志带我们进一步学习和理解了无数革命先辈用行动诠释的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我们要深刻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涵,并从这一共产党员的精神之源中不断汲取力量,坚定念,接好手中时代交付的接力棒,以昂扬的“赶考”姿态书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态度坚持真理,坚守理想。陈延年等革命者面对反动威胁时能从容赴死,红军战士牺牲前仍紧握党证,革命先辈们怀揣着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仰,用奋斗和牺牲坚守理想,最终创造出了无数奇迹。“时间是检验仰纯度的试金石”,我们必须终身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守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自觉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把党的思想理论作为终身课题常修常练,提高自己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做到始终保持在思想、政治和行动等各方面同党中央高度一致,在党的领导下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好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魄力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牢记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中国共产党能在短短百年内完成无数举世瞩目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党拥有最明确的奋斗目标并能矢志不渝为其奋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扶贫干部无怨无悔地扎根基层,疫情防控期间党员志愿者的前赴后继,都诠释着共产党员在新历史条件下的担当精神。“初心因践行而永恒,使命因担当而伟大”,伟大建党精神源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我们要将个人命运融入到国家发展的大潮流之中,自觉担当起时代交付与我们的重任,用实践来回答我们为祖国做了什么的问题,用拼搏的汗水浇灌出最美的青春之花。

以“粉身碎骨浑不怕”的意志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标志就是无惧强敌和风险,敢于斗争和胜利。这是共产党人最坚强的意志品质,也是我国社会能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布满荆棘,面对着政治、经济、社会和自然等方面的各种挑战,我们要继续传承并发扬革命先辈不言弃的斗争精神,拒绝“佛系”、“躺平”心理,培养出能啃硬骨头的“逆商”,在工作中积极实践,接烫手山芋,能够在面对问题时敢于担当,面对未知时勤于探索,面对困难时勇于攻坚,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品格艰苦奋斗,全方面提高个人能力,让全世界再次看到中国青年的无穷力量。

以“一片冰心在玉壶”的作风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对党忠诚是共产党员最基本的政治品格,也是共产党员要终身恪守的准则。我们必须时刻保持端正的入党动机,正确把握大局,坚持两个维护,做到在党为党,让入党誓词的内容真正入脑入心。要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得到人民群的选择是因为她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党员干部要始终忠于人民,遵循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不忘“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奋斗初心,自觉把人民群放在首位。在身入基层工作的同时也要心入、情入,带着一颗真心访民情、一颗细心问民需、一颗诚心解民忧,切实为人民群办实事,不负人民的期望,真正让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

感悟变与不变中的永恒

24日晚8点,由中共中央党史和献研究院副院长黄一兵主讲的《党课开讲啦》第2期《伟大建党精神》如约与观见面。党课不拖堂,余音却绕梁。这节45分钟的党课,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中国共产党人超越时空的永恒精神力量。

从黑暗走向光明,不变的是如磐仰。时间是检验仰纯度的试金石,冻死在过雪山途中的红军战士刘志海,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把一块银元包在党证里作为党交给了党组织。而同一时间参四届六中全会的国民党代表,枪声一响,吓得把党证、代表证统统扔进了厕所。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走出困境,战胜一个个强大的敌人,靠的就是一以贯之、矢志不渝的坚定仰。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党员干部要将对真理和理想的坚守作为终身课题,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念,在常学常新中筑牢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在各种意识形态思潮的交锋碰撞中保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强大定力。

从苦难走向辉煌,不变的是责任担当。党的创始人李大钊,早在97年就提出要实现中华国家的再造和中华民族的复活。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和永恒的奋斗主题。从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到“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祁发宝,从“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黄大发,共产党人永远都是为人抱薪的志士,永远都是挽大厦之将倾的栋梁。初心因践行而永恒,使命因担当而伟大。党员干部要主动将个人理想融入伟大复兴梦想,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在新征程上做一头“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老黄牛。

从战争走向和平,不变的是斗争血性。长征路上每三百米就有一名牺牲的红军战士,脱贫攻坚战中8名党员和干部用生命践行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从风雨红船到巍巍巨轮,我们的党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残酷的斗争。中国共产党人的血性,不仅体现在面对强敌时宁折不弯、敢于牺牲,也体现在面对发展中的各种风险敢于在摸着石头过河中闯出新路,还体现在敢于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用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勇气永葆自身的先进性、纯洁性。“为有牺牲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党员干部要勇于继承和发扬斗争精神,在与矛盾问题“较真”、与歪风邪气“亮剑”中增强解决问题的“底气”、宁折不弯的“骨气”。

从贫穷走向富足,不变的是人格力量。余祖胜在吊坠上刻下的英有语法错误,贺页朵在红布上写下的的入党誓词有错别字,但他们想要表达的都没有错,那就是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对党忠诚,最根本的要求是不负人民。也只有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获得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奥运冠军杨倩将为国争光作为最高荣誉,故宫特勤站的蔡瑞指导员将没有火情作为最高荣誉,在工作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的今天,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却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党员干部要不断锤炼党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永远以赶考的心态面对群的要求和期盼,用一颗纯洁无瑕的心守住“人民的心”。

三维发力”让三维发力”让党员教育“燃起来”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6篇《党课开讲啦》第二期《伟大建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5796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