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2月3日是“国家祭日”。苦难屈辱的历史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记忆,血泪交织的历史、无比沉重的心情激发出继往开来、奋勇而行的斗志,追忆逝者、缅怀先烈凝聚着团结奋进、志成城的力量。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以史为“镜”,以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扛起职责使命,在回望这段苦难岁月中凝聚念和力量,勿忘国耻、牢记使命,勇往直前地追逐伟大梦想。
至诚报国,激发“爱国热情”。在这段革命史,无数革命先烈捍卫国家主权与利益的念矢志不渝,为之不懈奋斗,保家卫国的决心誓死不移,甘愿为之付出生命与鲜血。英雄的凛然之气铭刻于历史,感佩在胸中。举国祭死难同胞,是对为国牺牲的先烈的深情缅怀,他们炽热的爱国情感形成了强大的感召力,激发着我们为国家的发展、梦想的实现而不懈奋进。[repy]3[/repy]
党员干部要做最忠实的爱国者,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坚定不移、担责于肩的报国之行,立足自身岗位勤学苦练、刻苦钻研,在实践和磨砺中练就干好事业的基本功,在奋进征程中迈出有力的脚步。
知耻后勇,凝聚“团结力量”。回望战争岁月,民族的苦难历史激发了全民族的爱国热情,全体中华儿女万一心、同御外侮,在大大小小的无数战斗中秉持坚韧不拔的意志,由最开始的战略退却到最终的战略反攻,让日本侵略者的阴谋诡计在团结奋进中破灭,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团结是党的生命,不团结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回望历史,党员干部当知耻而后勇,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向着工作目标团结奋进,朝着伟大梦想砥砺奋斗,用“团结之心”凝聚“团结之力”,带领广大人民群大踏步向前,共同战胜种种挑战,一起迈步崭新征程,为共建美好家园共同努力,久久为功。
振奋精神,坚守“正义之心”。重温历史不是要记住仇恨,而是要记住鲜血淋漓的教训,能够不忘前事、保持警醒,坚持捍卫正义、守护道。维护社会的序良俗、实现人民群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平正义,平正义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坚守正义,始终将党章党规牢记心间,将法治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群的利益置顶,为民谋福、为民立命而非为己谋私、权为己用,以“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坚毅维护道,勇于和黑恶势力作斗争,坚持依法办事、干净做事,为平正义提供坚实的基础。
XX年前,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古城沦陷,血染长江。2XX年2月3日是第X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祭日,XXX指出:“历史的苦难不能忘记,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息。”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警钟长鸣,以史为鉴,勿忘国殇,要想山河无恙,唯有吾辈自强。
在铭记历史中笃定前行,让党性“坚强”。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岁月在不停流逝,而历史传承下来的精神是不朽的。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在铭记历史中激扬爱国主义民族魂,无论是战争中人们的殷殷爱国心,还是历史中人们的慷慨报国行,都是让我们国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胜利之本、力量之源。年轻干部要从自身做起,从自身岗位做起,始终要以国家利益为重,把爱国主义贯穿于党性教育的全过程,听烈士的感人事迹震撼心灵,感受先烈为国家作出的巨大牺牲坚强党性。历史无法改变,但明天的历史是今天可以创造的,我们要以斗志昂扬的姿态,当好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和攻坚克难的奋斗者,锤炼坚强党性。
在学思践悟中增长才干,让本领“高强”。历史中的“断壁残垣”和“战火泪书”时刻提醒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告诉着我们只有发愤图强,学习本领,才能在世界之林中屹立不倒。向书本学,从书本中汲取优秀的历史化、政策法规和岗位专业知识等,打牢扎实的理论功底,强化理论武装,补足精神之钙。向群学,“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充分发挥“小板凳”“民意箱”的作用,倾听群的困难苦衷隐言,学习先进的群经验,把群的言语记在心间,把群所提的意见登记成册。在实践中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充当干事创业的“先行军”,深入基层一线和急难险重一线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练就高强本领。
在摸爬滚打中蹲苗壮骨,让意志“顽强”。回顾历史,有抵御侵略、浴血奋战的将士,还有“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战士,他们身上有着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民族性格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中国的战士们在一次次的摸爬滚打中锻造了顽强的意志,积累了经得起人民和历史考验的经验。俗话说:千尺大树扎根基层,万丈高楼立于坚石。年轻干部要把基层当作成长的课堂,当成自己的“练兵场”,坚定自己的前行方向和斗争意志,增强忧患意识,把使命扛在肩上,把责任抓在手上,克服遇到问题“腿发软,心发慌”的本领恐慌,经得起大事、难事、急事、险事的考验,蹲苗壮骨、厚积薄发,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中锻造顽强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