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审计工作安排,现将本人任职3年来履行经济责任情况报告如下:
一、本人任职情况及单位基本情况
本人于2022年3月至2025年3月担任X镇党委书记,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X镇地处城乡结合部,区位优势明显,距市中心城区18公里,紧邻省道X和规划中的城际轻轨线,交通便利,发展潜力巨大。全镇下辖12个村、2个社区,总人口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万人,非农人口1.1万人。全镇总面积7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2万亩,建设用地1.8万亩,生态用地2.6万亩。镇域经济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工业经济为支撑,服务业为补充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5家,其中农产品深加工企业6家、新材料企业4家、机械制造企业3家、现代物流企业2家,年产值达到8.7亿元。个体工商户1280家,从业人员6500余人。农业方面,形成了以优质粮食、特色蔬菜、精品水果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成农业产业化基地12个,发展家庭农场15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8家。任职期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由2021年的8.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2.3亿元,年均增长12.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4800万元增长至7680万元,年均增长17.1%;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8.6亿元,年均增长2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3.2亿元增长至4.8亿元,年均增长14.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3600元提升至31200元,年均增长9.7%,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二、贯彻执行重大经济方针政策及决策部署情况
任职期间,本人始终把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决执行宏观经济政策,推动政策措施在基层落地见效。
(一)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认真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制定《X镇乡村振兴五年规划(2022-2026年)》和年度实施方案。建立“五大振兴”工作机制,即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一体推进。累计投入乡村振兴资金780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300万元、省级资金1800万元、市级资金120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2500万元。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16个,涵盖道路硬化35公里、供水管网改造28公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覆盖率达85%、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实现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12个村庄全部达到市级美丽乡村标准,其中5个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成高标准农田1.8万亩,发展特色种植基地3200亩,包括有机蔬菜基地1200亩、精品水果基地11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900亩。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28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6家,带动农户2800余户增收致富,户均增收3800元。
(二)扎实落实疫情防控政策。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建立健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常态化防控机制。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配备专职工作人员12名。建设核酸检测点4个、方舱隔离点1个,储备防疫物资价值120万元。累计投入防疫资金420万元,其中核酸检测费用180万元、防疫物资采购160万元、人员补助80万元。组织全员核酸检测56轮次,检测人员累计18.2万人次,确保了全镇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稳定,无一例本土确诊病例,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疫情期间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协调返岗复工人员2800人,为企业减免租金180万元,发放复工复产补贴220万元。
(三)全面推进绿色发展理念。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投入环保治理资金1200万元。关停整改散乱污企业6家,涉及产值2800万元,妥善安置职工230人。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污水处理站点18个,铺设污水管网35公里,覆盖率达85%,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淘汰燃煤锅炉12台,推广清洁能源使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20天以上,PM2.5平均浓度下降15.2%。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成造林绿化1200亩,建设生态廊道15公里,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2.3%。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建设垃圾转运站2个,配备垃圾分类设施380套,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群众满意度达96.8%。
(四)切实减税降费惠企利民。严格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建立政策宣传、申报辅导、跟踪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组织政策宣讲会18场次,培训企业财务人员32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累计为企业减免税费1350万元,其中增值税减免420万元、企业所得税减免280万元、社保费减免380万元、各类收费减免270万元。发放惠企贷款3.2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2.1亿元、涉农贷款1.1亿元,平均利率下降1.8个百分点,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280万元。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500万元,为18家企业提供过桥资金2800万元,有力支持了市场主体发展。新增市场主体380家,其中企业120家、个体工商户260家,市场主体总量增长23.5%。
(五)统筹推进稳就业保民生。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建立就业服务体系,设立就业服务站14个,配备专职工作人员28名。组织招聘会32场次,提供就业岗位8200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68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培训2800人次,其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600人次、创业培训560人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640人次,培训后就业率达85%以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5%,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2%。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发放低保金580万元、临时救助金120万元、残疾人补贴180万元,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三、重大经济决策情况
任职期间,严格按照“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科学民主决策,确保决策程序规范、内容科学、执行有效。共作出重大经济决策32项,涉及总投资额4.6亿元,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投资2.1亿元、社会投资1.8亿元、争取上级资金0.7亿元。
(一)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决策。针对传统农业比重较大、二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的实际情况,2022年8月决定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决策背景:通过深入调研发现,全镇一产占比高达45%,二产仅占32%,三产占23%,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决策过程:组织专题调研15次,召开座谈会8场,征求意见建议186条,聘请专业机构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经镇党委会5次研究、政府班子会3次讨论,最终确定了“农业强基础、工业促转型、服务业提质量”的发展思路。决策内容:投入引导资金2800万元,设立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现代农业、新材料、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执行效果:成功引进现代农业项目5个,投资额1.2亿元,建成智慧农业示范园2个;新材料产业项目3个,投资额8600万元,预计年产值2.1亿元;乡村旅游项目2个,投资额3200万元,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产业结构调整为一产38%、二产39%、三产23%,结构更加合理。
(二)基础设施建设决策。面对基础设施欠账较多、承载能力不足、制约发展的问题,2023年5月决定启动镇域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总投资1.8亿元。决策背景:全镇道路等级低、供水管网老化、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群众反映强烈,企业投资受限。决策过程:聘请专业设计单位编制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和风险评估,召开人大代表座谈会、群众代表大会征求意见,经镇党委会、政府班子会多次研究决定。决策内容:分三期实施,一期投资6800万元,主要进行主干道改造升级15公里,建设标准为二级公路;二期投资5200万元,实施供水管网升级改造,新建供水厂1座,日供水能力8000吨;三期投资600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新建污水处理厂1座,日处理能力5000吨。执行效果:目前已完成投资1.2亿元,一二期工程基本完工,三期工程正在建设中。镇域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显著增强,道路通行能力提升60%,供水普及率达98%,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民生保障工程决策。针对教育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群众就医就学不便的问题,2024年3月决定实施教育医疗补短板工程,投资5600万元。决策背景:现有小学教学楼建于1985年,设施老化严重,无法满足教学需要;镇卫生院面积不足,设备陈旧,医疗服务能力有限。决策过程:组织教育医疗现状调研,召开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医务人员座谈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聘请专业机构进行设计论证,经人大主席团审议、党委政府班子研究决定。决策内容:投资3200万元新建镇中心小学教学楼,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设置教室36间,功能室12间;投资2400万元改扩建镇卫生院,新增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购置医疗设备120台套,新增床位40张。执行效果: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教学楼主体工程已完工,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完成70%,预计今年底全部竣工投用。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就医就学难题,惠及群众3万余人。
(四)数字化转型决策。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2024年9月决定启动智慧镇区建设项目,投资3200万元。决策背景:传统管理方式效率不高,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营商环境有待改善。决策过程: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组织专题培训,聘请技术专家论证,制定实施方案,经党委会、政府班子会研究决定。决策内容:建设数字政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建设智慧农业平台,推广物联网、大数据应用;建设平安镇区平台,实现治安防控智能化;建设智慧环保平台,实现环境监测自动化。执行效果: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承建单位,项目建设规范有序推进,已完成投资1800万元,数字政务平台已上线运行,政务服务效率提升40%,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五)招商引资决策。增强发展动力,扩大投资规模,2022年6月决定实施招商引资攻坚行动。决策背景:外来投资不足,经济增长动力不强。决策过程:制定招商引资政策,明确重点产业和优惠措施,成立专门工作队伍。决策内容:设立1000万元招商引资专项资金,对重大项目给予用地、税收、金融等政策支持。执行效果:累计引进项目18个,实际到位资金5.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新增就业岗位1200个,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以上重大决策均严格履行了集体决策程序,坚持民主集中制,决策过程民主科学,执行效果良好,有力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
四、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及法规纪律遵守情况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镇党委书记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述职报告(精品)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0602.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