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网站会员赠送QQ群会员,请会员朋友联系网站客服bbxz群
XX是一方红色热土,每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物旧址、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精神的丰碑、一个思想宝库、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细之处见精神、见党性,从一件件红色物、一张张历史图片中,我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对党忠诚、追求真理的政治品格,勇于探索、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服务人民、甘于奉献的优良作风,胸怀坦荡、淡泊名利的崇高品德,廉洁自律、怀德自重的道德操守。这些可贵精神集中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风范,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不变的政治本色,值得我们永远尊崇、永远学习、永远传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把这些革命传统资源用好用活,引导党员干部以老一辈革命家为标杆,把老[repy]3[/repy]
一辈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发扬下去,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并为之奋斗的事业接力发展下去,把党史滋养转化为建设现代化新XX的强大精神动力。
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感悟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道德风范,切实增强学史崇德自觉性主动性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崇德”无论对于国家、社会,还是对于党员干部个人来说,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在治国理政层面,“崇德”体现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在社会治理层面,“崇德”贯穿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要求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在党的建设层面,“崇德”表现为把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以德治党与依规治党结合起来;在选人用人层面,“崇德”就是突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我们学习党的历史,要注重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感悟并崇尚一代代共产党人承载的崇高政治品格和道德情操,通过做到“崇德”,使“明理”入脑入心,“增”坚定自觉,“力行”扎实有效。
结合党的百年历史,怎么理解崇德?可以从四个方面看。第一,崇德彰显党的人格力量。邓小平同志指出,“共产党人干事业,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我们党的真理力量源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我们党的人格力量就体现在崇德上。一百年来,我们党就是依靠优良作风、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赢得了人民群的任和拥护。第二,崇德凝结党的精神谱系。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在伟大斗争中淬炼革命精神、构筑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历史。在党的精神谱系中,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产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等,还是和平年代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都与我们党崇德的优良传统密不可分,凝结着一代代共产党人的道德实践、党性修养。第三,崇德体现党的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要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崇高使命,必须“以补过为心,以求过为急,以能改其过为善,以得闻其过为明”,一刻不放松地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坚决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其中一以贯之坚持的就是思想建设、道德实践、党性修养。可以说,党的自我革命史,就是一部闪耀着共产主义道德光辉的历史。第四,崇德关乎党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共产党人要当好先锋队,必须首先具有崇高的道德风范,才能好地感染人民、影响人民、凝聚人民。毛泽东同志倡导共产党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提出,每个党员都必须从各方面强自己的锻炼和修养,以此提高我们的革命品质和工作能力。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以道德力量赢得人心、凝聚人心,始终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党面临着长期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习近平总书记在29年省部级干部培训班上指出“我们党自身面临的风险是最致命的风险”,并提出要注重防范化解脱离群、动摇根基的风险,心存异念、祸起萧墙的风险,纪律松弛、组织涣散的风险,不负责任、碌碌无为的风险,腐化堕落、异化变质的风险。面对“四大考验”“四大危险”“五大风险”,我们一定要从党的优良传统、红色基因中汲取思想道德营养,在赓续精神血脉中提升道德精神境界;一定要坚守住共产党人的“德”,好抵御各种风险挑战,好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