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省林业厅总工程师桂小杰
同志们:
昨天下午,简短的开班仪式以后,有4位专家做了林业科技推广项目经验和实用技术方面的介绍。今天上午大家又冒着萦萦细雨参观了油茶、毛竹等技术推广项目基地,考察了永州市林科所。下午,又召开了座谈会,总结了经验,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正如大家所评价,专家讲的精彩,做的精细;大家也是听得精力集中,态度端正,问得实在。培训班时间仅有一天半,但组织的精细,管理的上心。室内培训与现场参观相结合,既学到了专家的知识,也感受到了林家的乡愁。在春暖乍寒的时候,我们一路见证了林业科技推广的成果,领略了永州林业博览园的美景。永州近日虽然春雨绵绵,但我和大家脸上透露的是赞许和喜爱。就像孟浩然诗中写道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山峦叠翠,流水一江春,正是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真实写照。
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的重要时刻,省厅决定举办全省林业精准扶贫暨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培训班及工作座谈会,是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两会”精神,推进林业科技扶贫,着力建设生态强省的具体举措。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去年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刚才夏艳萍站长做了很好的发言,我都赞成。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取得的成效
林业科技推广工作是林业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业科技成果价值体现的载体,是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是现代林业建设的排头兵。近年来,各级林业科技推广工作部门,紧密围绕厅党组提出的“健康森林、美丽湿地、生态城乡、绿色产业”四大主题建设的思路,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加大林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力度,为推进科技兴林、科技富民、生态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成果转化率不断提升。近几年,全省林业科技工作部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三个面向”的要求,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转变观念,积极创新,大力研发并转化了一大批符合五大发展理念、满足社会诉求、顺应国家重要需求的林业科技成果,完成了“锑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及应用技术研究”、“湘西喀斯特地区优良乡土树种栽培”等多项生态修复类科研成果,推广了油茶、酥脆枣、蓝莓、铁皮石斛、天麻、青钱柳等主要木本油料及林业特色资源新品种,成果转化率达60%。目前,录入国家林业科技推广成果库系统的成果有329项,居全国各省市之首。许多项目的推广应用,填补了省内乃至国内空白,特别是在生态修复方面,积累了较好的成果,为生态强省建设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操作的经验,初步形成了森林生态系统修复的技术集成体系,也为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是项目管理模式不断创新。科技推广好不好,全靠项目领路跑。推广项目行不行,全靠科技新不新。2016年,省厅瞄准科技扶贫主战场,立足本省林业科技应用短板,在争取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落实争取国家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20项,资金2000万元;争取国家重点县推广能力建设计划3项;实施省级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17项,项目资金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为提高项目申报和实施的质量,进一步强化了项目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综合审定、项目审批等申报程序,同时,组织了对“朝霞等油茶新品种高效栽培技术示范”等18个项目的验收工作,所有项目均全面完成合同规定的任务和指标。其中,省林业科学院承担跨区域项目“朝霞等油茶新品种高效栽培技术示范”获得国家林业局专家验收小组第一名的好成绩。湖南的推广项目管理工作得到国家林业局高度肯定,并在全国科技推广工作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
三是应用平台建设有新进展。为打造林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洼地”,搭建林业科技推广的平台,构建林业科技技术集成高地,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加速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先后建立了“湖南长沙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国家林业局油茶研究开发中心”(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南方油料能源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常宁油茶生物产业基地”等国家级推广平台,湖南成为少数几个同时拥有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产业基地等3种林业科技推广平台的省份之一。通过林业科技平台的建设和运行,争取了国家、省研究、研发、推广专项87项,资金1.85亿元,组建了200余名人才的科技推广技术队伍,拥有研究员28人(二级研究员6人),完成了8个林业推广项目实施,取得了34项林业科技成果、专利,获得了12项省、国家的奖项,其中,“非耕地工业油料植物高产新品种选育及高值化利用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为全省林业系统再添骄人成果。
四是科技服务成效显著。科技是推动精准扶贫攻坚的重要途径,林业科技扶贫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对山区、林区贫困户的脱贫致富,林业科技推广的任务首当其冲。为推动林区、山区精准扶贫工作,近几年,全省大力实施林业科技进村入户行动,林业科技进村入户县达38个,覆盖325个村5562户,建立示范点415个,示范面积10.7万亩,咨询人数4.8万人次,解决各类技术问题7581个;选派林业科技特派员597人,营建示范点482个,面积25.4万亩。进一步壮大了科技特派员队伍,推动了百千万科技进村入户工程,解决林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通过科技特派员和科技进村入户工程的带动,建立了一批如祁东酥脆枣、南岳雷笋等具有高科技含量、带动力强的示范县、示范园区,形成了种、养、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示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