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
(2018年9月3日)
农业是中非合作的重点领域和重要利益交汇点。自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来,中国与非洲各国携手推进农业合作,迄今已走过12个年头。在中非国家领导人的关心支持和领导推动下,各方落实习近平主席打造中非休戚与共命运共同体的指示倡议精神,推进农业合作取得巨大成就,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面向新时代,进一步深化中非农业合作前景广阔,我们将以本次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为契机,深化全方位合作,提升发展质量,助力中非合作再上新水平。
12年来,中非坚持互利互惠、合作共赢,推动农业合作取得显著成效
12年风雨同舟,中国政府始终践行“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与非洲各国政府一道,全面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历届峰会农业成果,务实开展农业政策、科技、人才、贸易、投资等全方位交流合作,在有效推进非洲农业现代化、提升粮食安全水平、丰富农产品市场供给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了中非农业发展空间,实现了互利互惠、合作共赢。
政策对话不断加强,战略对接更加顺畅。中国与非洲各国始终将加强政府间政策对话,作为推动中非农业合作的重要抓手,重视分享借鉴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及减贫经验做法。在多边层面,中方着力打造中非农业政策对话平台,定期举办会议,邀请双方农业官员、专家学者交流分享各自发展理念和实践经验,推动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等与非洲农业综合发展计划相互衔接、互为借鉴。在双边层面,中国已与16个非洲国家签署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或议定书,内容涵盖种业、畜牧、农机、检验检疫等各领域,建立了双边农业联委会或工作组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业政策交流,促进各国农业发展战略有效对接,为中非农业合作共赢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技术交流不断深化,服务支撑更加有力。中方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中非农业科技交流,目前已在19个非洲国家援建20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集中展示中国先进农业品种技术,搭建多双边技术合作平台,探索市场化商业化可持续运营。向37个非洲国家派遣农业技术、职业教育、高级顾问等71个援外专家组,共计724人次,传授农事管理经验,指导当地农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展中非科研机构“10+10”合作,围绕适用非洲大陆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开展联合攻关和研究开发。截至目前,中方已累计在非洲各国试种作物品种300多个,传授实用技术500多项,约100万小农从中获益,为非洲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和服务保障。
经贸合作不断升级,发展动能更加强劲。近年来,在各国共同努力下,中非农业投资和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2017年,中国与非洲农产品贸易总额突破60亿美元大关,比2006年增长185.3%,其中中国自非洲进口油籽、棉麻丝、饮品等农产品29.4亿美元,增长143%。良好的贸易关系为中国企业赴非洲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截至2017年底,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农业项目117个,遍布2/3以上的非洲国家,投资存量148.3亿元人民币,涵盖种植业、农产品加工、渔业等领域。持续健康发展的农业经贸合作,丰富了双方农产品市场供给,促进了非洲农业产能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