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到底能不能用网络新词?

2022-12-08 21:55:32 136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主流媒体到底能不能用网络新词?

针不戳、YYS、躺平、内卷、爷青回……这些网络新词经常被网民使用、传播,用起来顺手,说出来顺口,也很有互动感和社交感。

随着网络新词的流行,主流媒体在新媒体端发布内容时,也会选择一些,跟跟潮流,希望契合年轻用户的传播习惯。但网络新词也带来一些问题,如产生歧义、破坏语言生态等。

对于主流媒体来说,到底能不能用网络新词?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近期,传媒茶话会对话中国妇女报主任记者杨一帆、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方毅华、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

网络新词,反映时下的流行化与社会情绪

当互联网成为传播主阵地,一些表意丰富、新鲜富有网感的网络新词,如YYS、芭比Q了、爷青回、内卷、躺平……随之诞生,成为网民们交流常用的个性语言。

相关研究表明,网络新词主要有三大产生途径:

一是网络自发,源于短视频、网络直播,如“YYS(永远的神)”“芭比Q了(无力回天之意)”“针不戳(真不错)等;

二是源于一些娱作品,如元宇宙最早来自科幻小说《雪崩》,绝绝子来自热播综艺节目,破防来自游戏作品;

三是化用专业术语,如内卷原本是社会学概念,经常被化用于工作、学习竞争中,并衍生出卷王”“外卷”“太卷了等词。这些网络新词主要表现为英中化、汉语(句子)拼音缩略语、中(方言)谐音三种类型。

词云图设计来自易词云

语言和社会具有共变性。网络新词就像一面镜子,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的社会生活,包括使用者的价值观、意识形态、社会情绪等,也代表了部分社会群体中的流行化。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方毅华说道。

东京奥运会期间,杨倩夺得首金、全红婵跳出三个满分,网友欢呼“YYS”,表达对运动员的崇拜和敬佩之情。又如内卷,原本是中性词,用在社会学中表示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而用在当下的社会情境中,则表达了使用者对非理性内部竞争的不满或调侃。

事实上,将新词作为流行语并不是现在才有的,早在两千年前《诗经·国风》中,以及近代新化运动使用的德先生’‘赛先生等外来语中,都可以看到新词的流行。网络新词本质上是互联网时代一种平民化的表达,带有强烈的后现代意味,反映着网民对精英、权威的某种解构或者去中心化。方毅华进一步分析道。

当下,网络新词如此流行的原因有三方面:

第一,得益于互联网各图、短视频、直播等平台的兴起和发展,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互联网传播环境和化土壤;

第二,离不开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如解构主义、符学等,反映在社会化上,表现为对知识、权威的解构;

第三,使用网络新词的网民往往出于追求个性化、新潮化的心理需求,也偏好使用网络新词。

媒体用网络新词,有利有弊

为了与网民贴近,主流媒体在新媒体端发布内容时,也会选用一些网络新词,如拒绝躺平的86岁科学家”“中国红,YYS”“酸奶内卷用力过猛”“这一幕,全网破防”……

中国妇女报主任记者杨一帆表示,根据各内容平台的属性,适当选用网络新词能拉近主流媒体与年轻受的距离,也能增强内容的互动感和社交感,进一步让内容破圈。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主流媒体到底能不能用网络新词?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2898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