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2022-12-08 21:55:45 128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通用篇)

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篇一、基本情况

__村地处__镇西面,距__政府所在地5里。全村辖3个自然村,耕地面积27亩。现有人口数827324人,其中苗族、布依族人口比例为.4%__村属2类贫困村,已于2__年出列,全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43(其中已脱贫3376人,未脱贫255),,故贫困人口发生率为.748%

二、工作措施

2__年以来,特别是大扶贫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和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__村村支两委团结带领全村群寻找致富之路、积极进取、脱贫致富奔小康。

()强领导,压实责任,脱贫攻坚保障有力

在区乡两级领导下,全村进一步压实脱贫攻坚责任,成立了以包村领导为村级指挥长,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同步小康驻村第一书记为副指挥长,村支两委其他成员、村民小组长、贫困户包保责任人为成员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战室。村级指挥长作为村脱贫攻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副指挥长作为村脱贫攻坚工作的直接责任人,统筹安排全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定期调度工作进展情况,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有力推进,有效落实。

()严格标准,规范程序,贫困人口动态管理不断强

在区乡两级领导下,全村紧紧围绕精准识别准确率、精准退出准确率和群认可度三项核心指标,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和贫困退出大筛查工作,强贫困人口动态管理。以常态化核查为抓手,将因灾、因病、因学新增贫困户和返贫、漏评的贫困户统计好,适时纳入到建档立卡系统,并根据实际贫困情况制定精准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人,真正做到扶贫不漏一人,脱贫不错一户。始终严格执行贫困户识别一比对两示一告程序、贫困户退出一示一告程序及签字背书确认制度,确保贫困人口识别退出符合国家标准。通过近年来动态管理,目前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43人,已脱贫3376人,未脱贫255人。

()强宣传,营造氛围,群的政策知晓率和感恩意识不断提升

组织村干部、驻村工作组、包保责任人、顾问团等全力开展脱贫攻坚大宣传,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织召开脱贫攻坚动员会、评议会、扶贫政策宣传会、院坝会等,帮助群算清收入账,利用村村通小广播、宣传栏、示栏、艺宣传等种形式大对脱贫攻坚政策的宣传,提高群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目前,已召开院坝会、村民小组会、群会、党员会、妇女代表会等共计5次,参与群共计4/次,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通过村规民约,进一步强化村级社会管理,建立和弘扬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引领贫困群树志气、去惰性、消怨气,增强感恩意识。

()用心帮扶,因户施策,群认可度、满意度明显增强

在区乡两级支持下,__村现有贫困户帮扶干部共54名,实现贫困户包保全覆盖。各级帮扶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积极发扬务实作风,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党和政府对贫困农户的关心关怀做好各项工作,积极走访贫困户,因户施策,制定帮扶计划,落实惠民政策,帮助贫困户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共计落实帮扶资金28万元,帮助解决各类问题和困难共计6余个,受到了贫困户的肯定和好评。

三、工作成效

2__年以来,村支两委积极争取资金,不断大投入,产业发展成效明显,村寨基础设施大力改善,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群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党的建设不断强,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

坚持以党建促脱贫,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全村党员共计88名。依托村党支部组织优势,运用三会一课四议两开等工作法宝,集思广益、合理规划村级发展,推进乡村建设。同时探索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以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充分调动群参与热情,引导农户以土地入股参与经营分红,推动产业发展,带领群增收致富。

()大力发展扶贫产业,贫困群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2__年至今,累计投入28万元,全村现已建成以种植为主的产业基地,2__香菇种植达到8亩,蔬菜种植达到6亩,利益联结贫困户54;全村现已建成合作社4家,主要发展种养殖,共流转土地363亩,涉及贫困户8户。2__年以来,全村共落实扶贫小额贷贷款35万元,惠及贫困户7户,主要用于发展种植、养殖,帮助群增收致富。

()积极创造就业岗位,贫困群增收基础不断夯实

建成碧天园墓、建工砂石厂、顺天园殡葬服务中心、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3(其中贫困人口2)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依托一村七岗和其他益性岗位解决群就业4(其中贫困人口人),月工资均达8元以上,实现了家庭年年有增收。

()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共服务水平和政策保障能力大力提升

按照上级政策,各项惠民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民生保障方面,全村享受低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2),完全实现了应保尽保。8岁以上老人享受了高龄补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全村共有残疾人2人,领取残疾人补助金共计6(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教育保障方面,2__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校生共24人,得到了教育资助的有24人,无因贫辍学的情况发生;医疗保障方面,全村新农合参保率为95%,贫困户参合率为%54户贫困户完成了家庭医生签约。同时贫困户看病就医实行四重医疗保障制度,医疗报销达到了9%

()快基础设施建设,村寨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改善

2__年至今,累计投入4万元,全村累计建设通村路3.2里,累计硬化通组路、联户路2(平方米),安装路灯2盏,配备垃圾箱5个,硬化活动广场5平方米,修建灌溉沟渠8米,修建机耕道4.5里,安装自来水管道8米,修建小水窖(小山塘)个,通组路、联户路、安全饮水、供电、通讯、实现全覆盖。。通过持续不断的美丽乡村创建,我们村也由过去脏乱差严重,转变为一个人人讲明的村寨。

()着力增群收入,扶贫工作认可度进一步提升

在村支两委带领下,通过全村上下的团结奋斗和共同努力,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全村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或全村人均收入)2__年的468元增长到2__年末的72;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从2__年的25元增长到2__年末的48;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__年的543人减少到2__年末的255;贫困发生率从2__年的4.24%下降到2__年末的.748%,村集体经济从2__年的元增长到2__年的8万元,我们村也于2__年退出贫困村。群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和认可度不断增强。

四、下步工作打算

在区乡两级的支持和帮助下,__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部分群思想观念落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二是产业扶贫推进较慢,扶贫效益难以得到充分保证;三是帮扶成效还需提升等。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一步强化脱贫攻坚成效。一是强对贫困群的思想动员、政策宣传和组织工作,树立一批自力生、艰苦奋斗的正面典型,弘扬艰苦创业精神,提升贫困户内在脱贫动力,激发广大群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大力推进产业扶贫,依托菜单式产业扶贫,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树立品牌意识,带农户促发展,确保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目标;三是强化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强对驻村干部管理,压实帮扶责任,落实帮扶措施,切实解决好群的实际困难,增强广大群的获得感。

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篇2一、基本情况

__乡幅员25平方里,全乡辖贡考、夺呷、翁穷、虾雄、火然、果然6个行政村,人口943993人。草场面积25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23万亩。2__年,__乡农村经济总收入98654元,人均纯收入478元。截止目前,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8627(贡考村235人,夺呷村77人,翁穷村8人,虾雄村225人,火然村84人,果然村26),其中纳入医疗救助27人,其余8人未上户;易地搬迁636;低保兜底53;产业扶持54人。其中2__年脱贫324人,2__年脱贫72,2__年脱贫人,2__年脱贫23(翁穷村334人、果然村2593人、夺呷村534)2__年预计脱贫27人。贫困村3个,2__年果然村摘帽、2__年贡考村摘帽、2__年虾雄村摘帽。

二、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为了让贫困群住上好房子。我乡召开了全乡农村危房改造动员会,对轻钢结构房屋进行推广宣传,截止目前,我乡286户贫困户中,93户纳入易地搬迁(虾雄村37户,火然村28户,果然村33),根据施工方进度报表,今年底全部能够改造完毕。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固提升改造25户,已于73日前改造完毕,全部验收合格。

()产业扶贫工作

为了让贫困群过上好日子。我乡因地制宜,大力抓好产业扶贫工作。

.果然村(2__年摘帽村)产业经济发展情况

()太阳湖便民超市面积52平方米,共计投入23万元,截至月初,经核算,超市三季度销售额达3.5万元,季度利润9元,力争年利润达到3万元以上。月底,果然村集体经济收入分红26元。将利润部分按平均分红到25家贫困户93人,促进贫困户增收。

(2)果然村科学化畜牧养殖基地首先新建牦牛暖棚27平方米;围栏疫苗注射区4平方米;杂物房5平方米,牧场管理人员生活用房7平方米的养殖场所。再次投资产业扶持周转金2万元,购买5头待孕母畜(牦牛),促进母畜繁育滚动,增牦牛出栏率,逐步转向小牧场牦牛商品化发展,实现盈利模式。按持股方式聘请村里牦牛养殖能人负责牦牛存栏、出栏、酥油、鲜奶、疾病防治、拓展市场销路等经营管理。截至月底,牦牛科学化养殖牧场零售牛奶达.56万元。然后人工种草亩,主要种植燕麦和披肩草,将该草料专门用于蒙沙三村牦牛标准化养殖牧场牦牛饲料,作为牧场的饲草种植草场。

(3)蔬菜大棚一是敢于创新,投入2.22万元,引进种植3只平菇菌棒种植于鹏大棚点,5天生长周期内长出平菇,第一生长周期全部菌棒产量2斤,价值约8余元。采摘完成后继续生长,进入第二生长周期,销售2__元。但因为石渠县城市场规模小,有效需求不足,牧民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化知识浅,造成平菇收益未达到预期估算价值。二是牧户投工投劳与农办扶持资金2万元新建翁穷沟蔬菜大棚,种植白菜、萝卜、土豆和香菜,蔬菜长势较好,成熟的蔬菜,前后采摘几次,估算价值预计25元左右,全部分给47户贫困户自食。

2.虾雄村(2__年摘帽村)产业经济发展情况

投资3.6万,新建蔬菜大棚22平方米,种植蔬菜估算收益2元左右;投资万,新建太阳湖旅游接待点,构建买传统手工艺术帐篷7个,黑牦牛绒编制25组帐篷个,游牧生活工艺品,提供本地牧民游牧生活体验。覆盖全村村53户贫困户,现已全面完工,已经试营业。营业收入已达8元左右。

3.贡考村(2__年示范村、2__年摘帽村)产业经济发展情况

充分利用农办帮扶万元村集体经济扶持金、组织部帮扶2万党员精准扶贫扶贫示范金、产业周转7万元,共计万元在乡附近建设粮油销售店,粮油店预计月中旬开业,保障村集体收入,保障贫困党员分红,解决牧民群购物困难问题;二是用周转金5万元与牧民群自筹资金235元,投资入股__乡太阳湖接待点,充分发挥地方旅游特设,帮助牧民群增收;三是,通过与果然村的交流学习,通过本村村两委商议决定,拟定投资3万元左右,购买代孕母畜,组建贡考村科学畜牧养殖基地,从事农副产品工,增牦牛出栏率,提高农牧民收入。

()教育扶贫工作

解决好子女上学问题,确保本乡贫困户子女无辍学情况,目前我乡贫困户子女233人,其中大专一年级人,中专高中7人。一是通过县教局申请教育扶贫基金,预计申请金额23.5万元。二是帮助在读大中专生在线申请,现全部在审核当中。

()医疗卫生扶贫工作

为完善对贫困群医疗保障服务,乡政府安排卫生院医生进村入户做好贫困户的健康体检和建立贫困户健康档案,从4月开始,乡卫生院3名医务人员分别对3个贫困村的贫困户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包虫病防治方面,乡卫生院医务人员,陪同乡包虫病专干及6个行政村月月开展驱虫工作,截止目前已经走访人次。所有建档立卡人员实现医疗保险全覆盖。完成果然村村级卫生室建设工作。

()体惠民扶贫工作

实施了广播村村响。目前,我乡的3个贫困村实现广播全覆盖,远程教育设备全覆盖。

()基础设施扶贫工作

完成贡考村通村硬化路8.2里修建,完成果然村通村路3条,其中支路三里,支路四里,支路五

里,新建柳根沟通村路里。使用村维修运行5万元,改造翁穷沟河道,改造时间长达个月,改造长度3里左右,减轻下游牧民因水灾致贫。修建6月洪水冲毁便道5米,解决牧民群出行难问题。

()精准保障复核工作

通过六月份精准识别回头帮、回头看工作,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确保扶持对象精准,通过此次工作,全乡清退不符合条件贫困户2人,整户新增户8人。非整户识别3人,其中新生儿8人。完成死亡与户口迁移动态管理减少32人。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牧民群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已经根深蒂固,积极性不高,乡党委已经通过思想宣传次,正在逐一改变。二是由于以上产业成立时间较短,在管理和运营方面还存在较的短板,造成产品在上市或销售方面较为缓慢。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强化工作责任。把扶贫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做好调查研究,熟悉各方面的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超前谋划,为我乡贫困村摘帽工作做准备;二是要求每名包村领导、干部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及家庭收支状况,让贫困户能够说清楚、算清楚;三是严格按照甘孜州脱贫攻坚业务基础知识明白册善内业资料。四是大合作社管理和运营方面的培训,扩大畜产品销售渠道,力争2__年度贫困户分红翻一番。五是大抓党建促进脱贫工作。

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篇3萨力巴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旗委、旗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实际,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增举措,切实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努力下功夫,使扶贫攻坚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一、基本情况

萨力巴乡辖8个行政村,6个自然村,2个村民组,5492.万口人。其中农业人口2483人。总土地面积58万亩,其中耕地3万亩,林地24万亩。人均耕地6.2亩。全乡共有4个重点贫困村,分别为张家营子、老牛槽沟、乌兰召和城子山村。2__年共完成脱贫人口229497人。通过动态调整,新识别399,截止2__年底全乡共有贫困人口63322人。

二、工作完成情况

()强化抓手促增收。一是菜单种养带动。统筹扶贫项目和资金开出扶贫菜单,引导贫困户自主点菜,重点引导贫困户发展肉驴、肉羊等主导产业和杂粮杂豆种植。共覆盖贫困户76379人。完成租驴头,覆盖贫困户6户人。购基础母驴27头,覆盖贫困户523人,从山东引进基础母羊42只,覆盖526人,新建棚圈8余平,覆盖332人。二是企业带动。积极引进阜源、东大品证及牧原等优势企业,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主导作用和金融资金的引导协同作用,使贫困群资产入股有股金,就近打工挣薪金,通过种形式带动贫困户增收。实施资产收益覆盖49776人。三是特色产业带动。充分发挥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运用各种扶贫模式,使的贫困户融入产业发展,依托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形成村有发展项目、户有增收产业的脱贫产业格局。今年,共发展实施农业8亩,引进赤峰瑞发生物科技进行棚内种植,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注资3万元左右,解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3人左右。四是开展帮扶带动。通过各级各部门帮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入到扶贫攻坚中来,通过培训等方式,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扶贫助困的良好氛围。市安监局积极协调资金7万元,为帮扶单位解决实际困难。旗总工会帮扶工作队(乌兰召村联合党支部)自购育肥羊只与天奎养殖合作社合作养殖,每年拿出利润5元用于贫困户发展产业基金,从而实现脱贫。

()易地搬迁出实招。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深度贫困村进行易地扶贫搬迁。共搬迁37343(建档立卡贫困户95228人,随迁425)。一是进城投亲靠友。共安置转移927(贫困户38)。二是新村安置发展产业。在产业和交通条件好的地方集中建设移民新村,引导搬迁户发展种养业,对城子山村3个自然村5959(贫困户498)和老牛槽沟村5个自然村5957(贫困户422)实施易地移民搬迁项目,现已入住。三是幸福院安置社保兜底。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近安置到农村幸福院。

()健康扶贫有保障。整合健康保障资金8万元,建立扶贫医疗保障基金,为贫困人口就医用药提供保障。一是患病保障。为贫困人口进行体检,建立体检档案,进行跟踪服务。二是慢性病保障。全乡选派家庭签约医生8名,为贫困户每户指定名签约医生开展基本医疗服务。三是大病保障。全面提升贫困人口医疗保障能力,贫困群住院平均实际补偿比由55%提升到85%;执行涉农非益性财政投资中按6%比例提取大病基金机制;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健康扶贫远程诊疗中心,解决贫困患者就医难问题;

()教育扶贫促动力。坚持扶贫同扶智相结合,着力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一是技术培训扶助。组织乡内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对贫困人口农牧业实用技术教育培训,已累计培训贫困人口3余人次。二是教育困难扶助。现已上报符合雨露计划条件人员59人,共资助贫困家庭新入学大学生3人,从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三是化宣传助力。利用皮影戏等活动,利用农闲时间现身说法在各村巡演,教育贫困群逐步由要我脱贫我要脱贫转变。

()生态建设惠民生。坚持生态建设农民增收相结合,渠道增贫困人口收入。一是抓生态补偿政策的落实促增收。争取和落实国家退耕还林工程63亩,为贫困户兑付补助金。二是抓生态益性岗位促增收。提供生态护林员岗位6个,让部分贫困人口就地转化为生态护林员,每年可领取万元补助。三是抓生态建设促增收。引导贫困群参与生态建设,并依托项目发展经济及林下产业增收。

三、存在问题

()扶贫资金投入不足。目前,我乡扶贫资金主要是依靠项目资金和各旗直帮扶单位支持,贫困村筹资较为困难。

()产业脱贫难度较大。从人口质上看,贫困人口普遍接受教育程度低,年龄偏大,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在走访农户中发现,贫困户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病残户或无劳动力户,脱贫难度较大。

()少数政策难以落实。部分产业扶贫政策门槛较高,与数贫困户自身条件及发展能力不相适宜。金融扶贫政策推进缓慢,此项工作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主体意识急需引导。舆论引导上宣传政策的较,引导群自主脱贫的较少。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靠自身努力奋斗实现脱贫的典型事例,挖掘不够,宣传氛围不浓。致使部分群参与脱贫攻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自心缺失,”“”“的思想严重。

四、下一步工作

()继续推进产业扶贫力度,增强覆盖面,尽量满足贫困群的产业需求。

()开展五个一帮扶活动,创新干部帮扶新模式。

()积极探索贫困户采取土地托管、牲畜托养、土地、草地入股、扶贫资金折股量化等方式,使贫困群获得土地租金、入股股金和打工薪金。

()强化贫困群培训,增强其摆脱贫困的思路和心,有效防止贫困代际传递,增强贫困群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篇4今年以来,镇紧紧围绕2xx2648人贫困户脱贫、个贫困村退出的任务目标,聚焦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以产业脱贫为着力点,在精准识别上下功夫,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帮扶上求实效,六措施助力全镇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一是全面夯实各级责任,形成强大合力。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村(社区)五个一”“三个一驻村帮扶工作队各项工作。以户为单位落实9名帮扶责任人,形成镇村户三级脱贫攻坚组织体系,驻村入户开展结对帮扶。

二是着力强化产业带动,促进群增收。在单一的种植产业模式基础上,探索实施种养殖结合”“农旅结合的元化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即:鼓励种植户转型发展养殖业和第三产业,将产业扶持金入股县级企业,保障稳定分红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化、资金资本化、扶贫精准化,带动贫困户增收。

三是不断创新扶贫模式,确保脱贫实效。创新实施菜单式扶贫、台账式管理的产业模式,推行按村情户情定脱贫产业、按贫困户人口和脱贫标准定产业规模、按产业大小和类型定扶持措施、按扶持措施定帮扶责任人,全力推进贫困群脱贫致富。帮扶责任人帮助贫困户真实记载帮扶对象收入支出台账,对照国省脱贫标准,看贫困户是否如期稳定脱贫,实现脱贫摘帽。

四是突出抓好基础建设,改善人居环境。集中资金和力量狠抓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贫困村和贫困群人居环境。对全镇精准识别在册贫困户居住环境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资金实施贫困和生活居住环境改善工作。如:当村幸福美丽家园项目工程、塘星村整村提升改造工程。同时,积极组织动员各级社会帮扶力量捐赠家具家电、棉衣棉被、扶贫资金等款物,用于实施贫困村、贫困户脱贫项目及人居生活环境改善。

五是措并举宣传报道,营造浓厚氛围。通过村民大会、录音广播、、印刷资料等种方式全方位、角度宣传脱贫攻坚工作。开设,定期编发脱贫攻坚息;召开脱贫攻坚宣讲大会”3期,利用农牧民夜校开展宣传讲座余次,受达余人次;协调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4期,受训贫困户达到5余人次,营造了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

六是扎实开展八个一,融洽干群关系。积极开展拉一次家常、讲一次政策、帮一次家务、干一次农活、吃一次农家饭、扶一个产业、解一个难题、送一次温暖八个一活动。深入贫困村、贫困户家中,与贫困户点对点、面对面交流沟通,和贫困群拉家常、讲政策,帮忙干家务、干农活、解难题,为贫困户送慰问品,融合帮扶干部与贫困群的干群关系和感情,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成效确保贫困群如期脱贫。月7中国扶贫日当天,召全镇干部职工、驻镇单位、社会人士募捐扶贫款.5万余元。

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篇5一、基本情况

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过2__2__年两次识别、今年3月、7月两回头看和月动态管理,确定贫困对象48494人,贫困发生率23.6%,其中,全乡有村、村2个重点贫困村,4个非贫困村。2__-2__年全乡贫困人口退出96742(整户销亡33),未脱贫222752人。2__年、2__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5586人。

二、工作推进情况

、大力扎实开展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一是对2__年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住房,按照县委、政府统一安排,组织帮扶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全程跟踪稽查,采取实地察看、入户访谈、调阅资料、拍摄影像、统计表格等方式,户户见面,现场指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限期整改意见。二是政府通过比选确定三家施工队伍,按照县住建局提供的图纸对2__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房屋实行代建,现房屋主体竣工,除个别户已入住外,其余正在对厨房、厕所进行施工。三是村2.5里村道路硬化通过县共交易中心统一招标,确定施工队伍,正在施工过程中。村完成了4.8里村社道路硬化工程,要全乡率先实现社社通水泥路的目标。

2、大力实施精准识别回头看”“回头帮工作。为保证脱贫攻坚的正性、精准性,按照省、市、县要求,在3月和7月对国家扶贫子系统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与车管、房管、人社、财政、市管等部门进行比对,对不符合贫困对象坚决予以清退,确保应退尽退,对确有重特大疾病、重大变故等情况的也杜绝搞一刀切。为保证四率一度,层层次宣传解释政策,召开各种会议对漏评对象进行认真评定,比对核实,特别是临界户,只要没有明显的硬伤,通过干部引导,尽量纳入贫困对象,确保贫困对象应纳尽纳。在回头看过程中,对已脱贫对象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一超六有等硬性指标,户户见面,项项核对,查找还存在的问题、明显的短板,建立台账,列出补短清单,逐户制定整改完善措施,巩固脱贫成效,确保脱贫对象真脱贫、脱真贫、不返贫。

3、大力开展干部五个一帮扶行动。明确聚焦贫困户退出标准,聚焦两本账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深化干部挂包驻帮,全面落实%的党员干部职工帮扶贫困户,%的贫困户都有党员干部职工帮扶的总体要求,促进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到人。全体干部深入贫困户与贫困户结对子,保证时间开展全方位的帮扶工作,落实帮扶责任,在帮扶上分类指导、一户一策、因人施策,对一些特殊群体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临时性应急救助,一手抓持续增收的产业项目。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切实强脱贫攻坚政策的宣传,培育贫困户的感恩、法纪、良习、新风、自尊等五种意识,积极开展四项宣讲。把贫困群的困难解决好,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体现为民之心,爱民之情,确保帮扶成效贫困户满意、群满意、组织满意、社会满意。

4、大力推动五园经济建设。为确保贫困户有稳定的脱贫增收致富项目,不因停止输血失血,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根据贫困户自身特点,充分征求本人意愿,合理确定项目建设内容,不搞_命令。按照长短结合、以短养长、产联动的发展模式,户户要有产业,做到家里有长毛的,田间有长叶的,充分发挥小额贷、产业发展基金、奖补资金的作用,限度实现好经济效益,助力脱贫攻坚。全乡贫困户种植有枳壳、连翘、核桃、板栗等,养殖有猪、牛、羊、鸡等,还有的成了专业大户、致富能人,有的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乡五园经济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同时贫困户结合五园经济建设,对危旧房屋进行改造,力争住上好房子,对室内外环境卫生、物件摆放进行整治,力争养成好习惯。

5、大力培育产业,建设产业园区。脱贫攻坚是群共享的福址,只有一家一户的零散式、小规模、而全的产业项目,而没有一个好的主导产业示范带动,就没有全民的脱贫奔康。为此,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建设,鼓励引导群流转土地,充分考察论证地理、气候、土壤等因,合理选定适合本地种养殖的产业项目,形成规模,形成主导,确保一个项目、一个产业带动大片群致富。目前形成一定规模的有板栗产业园、核桃园,村课桃产业园,正在规划实施的有村青花椒产业园、村龙虾产业园、村枳壳产业园。

6、大力做深做细群工作。脱贫攻坚这场全民参与的战役,汇集社会各方力量,所有单位和职工投身战场,人人都是战斗员,国家和地方各职能部门出台的特惠政策比较,由于对政策的把握不准或存在一些私心,落实到最基层干部,有打折扣、变味情况,同时群对脱贫攻坚的期望值很高,有的超过了地方政府的能力,种.种因导致群的访诉求很,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我们结合干部帮扶工作,结合回头看”“回头帮等工作,开展群工作,全年召开群大会27次,收集群意见,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分门别类,进行整改。

7、大力兑现落实系列特惠政策。一是强化金融服务保障。鼓励贫困户利用好金融扶贫政策,全年发放小额贷款2592万元,为贫困户发展种养殖等脱贫项目提供了资金保障,兑现贴息资金2.万元。二是强教育扶贫救助。对新入学大学生、高()职学生全额给予扶持,对实施了各类救助后还有困难的24名学生发放扶贫救助资金.8万元。三是医疗救助全覆盖。所有贫困对象都享受到了体检,住院vip一站式服务。四是益性岗位、护林员等都全部由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担任,着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方位、渠道提高其经济收入,为其脱贫助力。五是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实现全代缴。贫困户医疗保险个人缴部分全部由政府代缴,在政策规定内对参保贫困户给予养老保险部分代缴。

8、大力开展不定期督导工作。脱贫攻坚是一个系统工程,浩大工程,政策、范围广、时间紧、任务、要求高,工作环环相扣,工作稍有懈怠就会出现推动不走,甚至严重带账。为此我们在上级统一部署的全覆盖督导以外,还经常组织相关人员深入村社对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开展专项的、全面的督导,形成督导报告,以发点球的方式将督导情况反馈到各村,列出问题清单,提出整改意见,明确整改时限,并纳入阶段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奖惩分明,推动工作开展。

9、大力实施项目建设。一是村、村、四社安全饮水全面启动建设,其他村正在设计。二是村、村、村道路硬化正在施工,村完成4.8里村社道路硬化,村、村设计图纸正在送审。三是危房改造贫困户在保证房屋安全、不举债的前提下全面进行改造,自主确定施工队伍。四是村、村国土整理项目正在建设中,村还未入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仍是一个薄弱环节,村级道路、水利设施、基层卫生、化等阵地建设进度滞后,推进效果不明显。

二是农村危旧房较,建筑料不足,交通不便,改造和搬迁难度大。

三是全乡贫困户贫困程度较深,贫困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主观和客观条件差异,各村项目很少、参差不齐,无主导,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建设进度不平衡,扶贫开发项目及资金匹配仍显不足。

四是部分单位对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到位,部门包扶干部、乡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对扶贫情况掌握不清楚,对贫困户分类及包扶措施不能做到一口清,帮扶时间、帮扶内容打折扣,流于形式。

五是部分帮扶措施制定不够具体、太笼统,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资料、资金投入和技术指导服务等实际问题上帮扶措施不明确、跟进不及时。

六是包扶部门和帮扶干部对贫困户教育引导不够,群工作开展没下深水,没下真功,没出真力,导致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脱贫意识不强,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

七是观念落后,思想僵化。土地撂荒却不愿意流转出来,让有能力有意愿的能人经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却不利用,端着金饭碗讨口

四、下步措施

一是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争取项目、争取资金。

二是切实抓好农业三权分置。盘活农村闲置土地、山林等资源,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三是抓好技术培训。大对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力度,农技员对技术强指导。

四是积极教育引导群,增强脱贫主体意识。利用各种媒价载体,引导教育群发扬自力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解放思想,将资源变资本,实现资本转化为资金。

五是强项目建设的力度,树立质量第一观点,彻底改变基础设施落后面貌。对照贫困户、贫困村脱贫标准,对标补齐短板,提高群幸福指数。

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篇6一、精准扶贫工作

我镇以建档立卡落实扶贫到户政策。全面开展了贫困家庭的调查摸底,建立了贫困家庭档案83293人,完善扶贫对象动态识别机制,通过项目规划到户、资金扶持到户、产业发展到户、质提升到人、帮扶责任到人、档案建立到人,确保扶贫到户政策全面落实。为实施分类扶贫、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确定扶贫内容、方法、途径和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提供可靠依据。

二、产业扶贫工作

我镇今年共安排扶贫资金64万,通过贫困家庭档案,各村经过村民代表会议投票选出贫困家庭共75779人进行产业扶持。通过科学规划、实施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并将产业扶贫资金、贫困村互助资金等向重点村集中投入,各重点村已逐步形成了适合自己的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如:xx34户农户自行组织成立了村种植专业合作社。该社葛根种植面积达5亩,预计年产值达2万元。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做到了五个统一,即统一进苗、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种植、统一品牌、统一销售。通过+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使农民增收入。

三、搬迁移民扶贫工作

采取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实施下山扶贫。在镇政府所在地的圩镇内实施集中安置,积极动员和引导高山边远的农户搬迁下来,几年来共扶贫搬迁94456人,集中安置335人,在全镇逐步形成了山里面耕作圩镇消、山里面挣钱圩镇享受的局面。

四、整村推进工作

一是把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扶贫攻坚整村推进的有效载体,以做优做大村庄规模为突破口,突出抓好村镇联动、村落连片、综合示范区建设、路沿线整治,着力改变农村面貌。

二是推进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把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作为贯彻《若干意见》、促进扶贫攻坚的首要大事、开局工程和民生工程。近年来,我镇共硬化村组路5.4里,投资3万元;新建水圳22米,投资9万元,修建漫水桥一座,投资4万元。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础设施依然相对薄弱。从基础设施上看,我镇地处偏僻山区,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较,贫困人群的生产生活条件差,如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抗旱排涝条件不足,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近年来,虽然通过扶贫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仍不能满足当前及今后的发展需要。从人口质上看,贫困人口普遍接受教育程度低,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在走访农户中发现,贫困户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病残户或无劳动力户,脱贫难度较大。

()扶贫资金投入仍显不足。目前,我镇扶贫资金主要是依靠扶贫办项目资金和各县直帮扶单位支持,贫困村筹资较为困难。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2985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