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干部考核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2022-12-08 23:14:31 131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县通过量化村社重点工作指标,创新绩效管理方式,以“提级考绩”为切入点,创新探索村社干部提级管理做法,为有效破解村社干部“干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难题,全面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一、指标精细设置,让村社干部考有依据。一是建章立制促规范。县级层面制定出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动态考绩办法(暂行)》《村(社区)干部助推重点工作(重大任务)即时考核办法(试行)》等规范性件,引导县委宣传部、县明办等其他考核责任单位配套出台《村(社区)网络舆情考核办法》《村(社区)全域环境工作绩效考核计分办法》等9个细化件,形成“2+9+X”考核指标体系。二是分道赛马强比拼。将“村村擂台、月月比拼”评分纳入动态考绩赋分项目,重点聚焦基层党建、村集体经济发展、疫情防控、环境整治、访维稳等中心工作搭设县乡两级擂台,通过现场比拼测评打分、重点指标亮晒排名等方式予以量化,并按照一定比例分数进行转化。三是重在日常严管理。由各乡镇(街道)根据“智慧村社通”“月月比拼”等反馈,系统掌握村(社区)干部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坐值班、日常制度执行等情况,实行“红色预警”“黄色警示”“绿色激励”三色管理,注重将考核向日常延伸,确保考绩全面合理。

二、项目动态调整,让村社干部干有方向。一是坚持组织部门兜底。因重点工作(重大任务)确需开展即时考核、动态考绩的,由县直牵头单位向组织部门提出,并经县委主要领导同意后,才能会同县委组织部共同实施。未经研究同意的,一律不得对村社一级开展各种形式的考核工作,切实为基层降压减负。二是压实考核单位责任。县直牵头单位要对列入考核的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具体任务,对县级层面无法细化分解到村(社区)的,指导乡镇(街道)根据实际研究确定辖内村(社区)的任务指标和完成时限。在考核周期内,采取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根据总体任务指标完成情况,对各乡镇(街道)及村(社区)进行赋分排名。三是突出乡镇主体作用。把权限给予乡镇(街道),将工作绩效考核、日常管理、综合测评等三大基础项目赋分,给予乡镇(街道)统筹。针对减分项目,乡镇(街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充分调查、科学合理的情况下,向组织部门提出撤销减分申请。同时,允许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建立考评体系,比如黄田街道率先探索“三级干部,两张清单”全员考绩管理机制,有关做法在省委组织部专题调研座谈会上交流发言。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村社干部考核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7585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