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网址:..com海量范,朋友圈每天新
浅谈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
农村财务历来是广大农民十分关注的热点,它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的切身利益。各级政府先后制定了不少法规、政策和制度,使农村财务管理有了较大改观,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就从某镇2xx-2xx年的访案件来看,其中反映村级财务问题的初访案件占87%,重复访案件%,往往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
一、当前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村级资产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根据农审中心对某镇各行政村三年一次的财务收支审计发现,存在现金坐收坐支情况,部分村长期不报帐、报帐不及时,导致集体资金的体外循环。村级土地、林地、养殖塘、房屋设施等集体资产资源处置随意性较大,在资金收缴和运用上,有的村以村内各项开支用直接冲抵承包款或租金,收支均不入帐,甚至有的村收取后私自保管挪用。
(二)专项资金管理不专用
目前,村级专项资金主要包括征地补偿、“一事一议”、涉农专项资金等,有些村没有做到专款专用,甚至改变资金用途和使用范围。如部分村存在挪用涉农专项资金对村内道路进行硬化的现象,有的村挪用资金用于上级部门和村级各项经的支出,造成财政专项资金流失和损失浪现象。
(三)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程度不够高
实行村帐镇代理制后,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在科学化、规范化都有了很大提高,但仍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自然村单独建账管理,由于少数村干部和财务人员私心作崇,部分自然村的财务未纳入行政村统一管理,甚至存在集体资金私存现象。二是票据管理混乱,部分村不按时报帐,仍存在白条支出现象,物资采购、工程款等未开正式税务发票,而以收据或代办条直接支付,部分村票据入帐手续不完备,支出凭证后未任何附明细清单。
(四)村级招待隐蔽化
虽然有规定村级招待只能用于招商引资、扶贫结对、抗洪抢险、防火救灾、慰问老干部老党员和烈士军属等开支,但是村级零招待在实际工作执行中难以得到落实,基本上村村都有招待。根据访反映的情况来看,有的村还比较,但体现在财务报账上隐性。
二、问题根源
(一)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
部分村干部对财务规范管理意识淡薄,认为我当干部,把钱用在办集体益办事情,只要不把钱放在自己兜里,没有贪污挪用,就应该没事,党纪国法追究不到。还有个别干部认为财务制度程序操作太麻烦,开正式发票价格高,为了集体省几块钱,支出票据的合法性无关紧要,连差旅报销单也不填写,白条了事。对工程项目也是只要完工就好,招投标、质保金、合同范本等程序手续规不规范都不重视,在执行财务制度上存在认识误区。
(二)联村干部日常监管不到位
目前,乡镇干部线上工作考核繁重,有些干部往往认为首先要做好领导、上级交办任务,对联村工作指导少,业务学习少。有些联村干部认为村里事务村民自治,只需要做好传话筒、宣传员,对所联村的各项资产资源处置情况、工程项目支出、日常共用支出及库存现金余额等情况从不过问,只要每季度财务开帐已报结就完事。个别联村干部就是知道村里存在一些财务问题,也从不指出,从不向纪委、农经站反应汇报,生怕搞僵关系,导致该纠正的没有及时纠正。
(三)村帐镇代理机制存在盲区
代理制中会计服务所只是代理了村里的会计帐,尽管在账面、凭证管理上较以前规范了很,但是实质性的具体资金使用监管上却苍白无力,许的村报账不及时,一拖再拖,作为会计服务所职能催促而缺乏有效的手段。有些村干部甚至认为,代理会计只不过帮村里做做帐而已,一旦有代理会计指出、纠正他们财务操作不规范之处时,这些村干部还会大为不悦,甚至大发雷霆。
(四)财务人员专业水平低
由于现在农村留村人员整体老龄化严重,村书、出纳作为村财务报账主要工作的业务员,也存在年龄普遍偏大的问题,以某镇为例,6岁以上书、出纳占73%,5岁以上占86%。同时存在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其中初中及以上化程度只占7%,小学化程度占83%,很经过正式的业务培训后,也只能做到“记记账、打打算盘”,对于电子化办事操作存在一定困难,不能完全适应新的业务要求。
三、应对措施及建议
(一)统一思想认识,大责任追究
镇党委、政府要把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作为农村稳定工作的首要任务,要强领导,做好责任分工。镇纪委、农经站、交管办等各部门之间要相互配合,大对村级财务检查力度,农经站要不定期检查各村财务帐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镇纪委要对违规违纪干部进行责任追究,坚决查处。同时,要对镇村干部、代理会计、村书、出纳等开展党性教育、财经管理、法律知识的培训,使其真正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规,增强基层干部的守法守规意识,切实做到按章办事。
(二)严格制度执行,提高监督实效
建立财务制度是搞好财务管理的重要保证,村级换届结束后,要对各村的财务制度进行完善和健全,严格按照村级权力清单36条,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如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制度、开支审批制度、民主理财和财务开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资产台帐制度、票据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村干部任期届满经济责任和离任审计制度、“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土地补偿监督管理制度等。同时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和预决算制度等,做到账簿齐全、记账及时、独立核算、民主理财、规范管理。
(三)做好清产核资,强动态监管
搞好集体资产的清产核资工作,通过村民或者村民代表大会作出资产处置方案,建立相关资产资源台账,完善集体资产资源监管办法,强动态监管。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的清产核资小组,对本村或本社的资产进行彻底清查,对现有的资产进行产权界定与评估,了解整个资产状况,明晰资产所有权,并进行产权登记。其次,根据清产核资的结果准确无误地建立资产台账,做好集体资产的登记工作,做到账实相符,并及时反映资产的使用及其变动情况,杜绝平调、侵吞、私分集体资产行为,确保集体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资产的流失,维护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
(四)积极探索新形式,理顺管理体制
一是不断创新开模式,以“村务评说会”、x阳光村务网和智慧x三大平台为依托载体,突出对基层权力的监督,为村民监督提供有效途径,搭建监督平台。二是突出“36条”重点环节,是建立联村干部责任清单,将督导责任“清单式”分解到联片领导、联村干部,要求联村干部、联片领导对联村工作和村务工作进行审核。三是进一步创新“三资”事前监督的模式。利用新技术、新科技,整合网银支付大数据库,逐步对村级财务管理实施网上银行结算,建立事前监管“云”系统,减少现金支付,确保每笔支出程序合格,同时进行全程和全方位监督管理。
(五)强业务培训,提升整体质
农村财务管理既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又是一项业务性极强的工作,村级财务管理人员基本质的高低与财务管理状况好好有直接关系,因此,提高财务人员质至关重要。一是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财务管理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出台制定相应的选聘制度,尽量把一些化质相对较高、办事原则较强的人员充实到管理人员队伍中,在村选聘的基础上,需要上报镇农经站进行考察,一旦被确定之后,不经镇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任意调换和聘任财会人员。二是切实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作业务水平。县财政局、乡镇财政所、农经站要通过分散或集中培训等种形式,坚持每年至少一次对村管理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浅谈我县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范(2)
在农村发展中,财务管理工作是其重要内容,与农民利益有密切关系,在农村工作各领域均有涉及。新形势下,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发展虽面临新机遇,但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很问题,新矛盾与新问题也日益凸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任务迫切需要解决农村的财务管理体制的规范与完善这一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