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县委组织部关于印发《222年度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集中整顿实施方案的通知》(县委组发〔222〕4)精神和镇党委关于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的相关工作要求,按照“三级联评”程序和“五个精准”要求,确定本村为222年度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为扎实推动本村软弱涣散问题整改提升,进一步增强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北部,距离县城2里,镇镇政府所在村,总面积xx亩。地处浅山丘陵地带,平均海拔高度米,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共有3户45人。目前,村“两委”班子共有人,其中支部书记名(为“一肩挑”),副支书名,副主任名,专职化书名,交叉任职的两委委员人,党员34名(其中女性党员4名)。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召开支委会、党员大会评议、走访党员群代表、征求党员群意见,经村“两委”会议认真梳理总结后,村软弱涣散问题表现为: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组织动员力弱、带领致富能力不强、在群中威不高的、作用发挥不好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村党组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观念不强,思路不清,整体气氛不浓。尤其是作为镇区所在村,集体收入除了一些补贴外,经营性收入基本没有,22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主要是集体资金万元入股到开园种植农民合作分红5万元,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带领致富能力不强的问题突出。
2党组织凝聚力不强,村“两委”班子中,个别干部全局意识不强,不能站在全村的角度思考问题,对一些村级的重点问题上能够提出来,但是思考解决方案少、建言献策少。
3党组织联系群不够紧密,在组织发动群解决村上的一些难事、急事上办法不、成效不明显,尤其是在对一些群提出的路灯维修、排水设施完善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导致了服务群成效不高,群满意率低的现象。
4党员教育管理不严格,一些党员的宗旨意识和身份意识不强,作用发挥不好,在参与村级组织生活、共事务上不积极、不主动,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党员队伍老龄化问题凸显,全村36名党员中,3岁及以下的3人占比83%,3岁到4岁的5人占比38%,4岁到45岁的4人占比%。
三、整改目标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全面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持续增强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集中整顿建设,达到以下目标:
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建强基层组织。强“两委”班子队伍的政治理论教育和履职能力实践培训,大力培养储备年轻优秀村级后备干部,完善村级阵地,提升村级班子规范化运行水平,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组织力。
2强党员教育管理,优化队伍结构。制定党员发展中长期计划,大年轻优秀党员培养发展力度,提升党员队伍活力;进一步严肃和规范党内组织生活,推动无职党员作用发挥,不断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检验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升党员队伍整体能力质。
3锤炼过硬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常态化开展党性教育和警示教育,巩固和运用好党史学习教育成果,通过开展党员活动日制度和民事直说制度,着力解决群急难愁盼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干部服务群成效,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群满意度。
4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带富能力。聚焦村级党组织致富带富能力提升,依托“三变”改革成果,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积极盘活用好各类村集体扶持壮大资金,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党组织自我“造血”功能,着力解决村党支部有钱办事的问题。
四、整改具体措施
针对村党支部存在的问题,结合村情实际和年度工作计划,制定以下整改措施:
问题一: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带富致富能力不强
整改措施:坚持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建强基层党组织的主要抓手,进一步理清思路,立足本村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常态化研究推进;2积极争取中央三部委村级集体经济资金5万元,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继续管好用活现有的万元集体经济发展资金;3发挥好“党支部+”模式作用,将5万元扶持资金入股博农富民司,在本村发展渔业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在给村集体分红的同时,辐射带动全村村民增收,推动全村经济快速发展;3继续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资金万元投资开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花椒、中药产业,以“党建+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产业,增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对社、社5里通社、通田间道路进行开挖整修,整修上社通何家湾产业路水泥硬化43米,对剩余的米土路进行宽处理,确保产业路通畅,着力解决发展产业无路难的问题;6积极发挥绿色田园有限司发展优质产业,种植大葱8余亩,带动周边群务工2余人,发展产业增收入;7发挥广源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发展育肥猪4余头,带动周边群务工5人,增收入;8依托本村自然资源优势发展花椒、中药种植和中蜂、牛羊等养殖产业,带动周边群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