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2022-12-08 23:27:25 134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实验一观察NRN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原理:N绿色,RN红色

分布:真核生物N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NRN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实验结果: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实验二物质鉴定

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脂肪+苏丹III~橘黄色

脂肪+苏丹IV~红色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还原糖的检测

()料的选取: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

2)试剂:斐林试剂(甲液:.g/mLNOH溶液,乙液:.5g/mLCuSO4溶液),现配现用

3)步骤:取样液2mL于试管中入刚配的斐林试剂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入)水浴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白色浅蓝色砖红色)

★模拟尿糖的检测

、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2、脂肪的检测

()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2)步骤: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

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余的酒精)

制作装片(滴~2滴清水于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

镜检鉴定(显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3、蛋白质的检测

()试剂:双缩脲试剂(液:.g/mLNOH溶液,B液:.g/mLCuSO4溶液)

2)步骤:试管中样液2mL→双缩脲试剂液mL,摇匀双缩尿试剂B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紫色)

考点提示:

()常见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有哪些?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都是非还原性糖。

2)还原性糖植物组织取条件

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等。

3)研磨中为何要石英砂?不石英砂对实验有何影响?

石英砂是为了使研磨充分。不石英砂会使组织样液中还原性糖减少,使鉴定时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4)斐林试剂甲、乙两液的使用方法?混合的目的?为何要现混现用?

混合后使用;产生氢氧化铜;氢氧化铜不稳定。

5)还原性糖中入斐林试剂后,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6)花生种子切片为何要薄?只有很薄的切片,才能透光,而用于显镜的观察。

7)转动细准焦螺旋时,若花生切片的细胞总有一部分清晰,另一部分模糊,其原因一般是什么?

切片的厚薄不均匀。

8)脂肪鉴定中乙醇作用?洗去浮色。

9)双缩脲试剂、B两液是否混合后用?先液的目的。怎样通过对比看颜色变化?

不能混合;先液的目的是使溶液呈碱性;先留出一些大豆组织样液做对比。

实验三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料:新鲜藓类叶、黑藻叶或菠菜叶,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原理:叶绿体在显镜下观察,绿色,球形或椭球形。

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成蓝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

知识概要:

取制片低倍观察高倍观察

考点提示:

)为什么可直接取用藓类的小叶,而不能直接取用菠菜叶?

因为藓类的小叶很薄,只有一层细胞组成,而菠菜叶由很层细胞构成。

2)取用菠菜叶的下表皮时,为何要稍带些叶肉?

表皮细胞除保卫细胞外,一般不含叶绿体,而叶肉细胞含较的叶绿体。

3)怎样快黑藻细胞质的流动速度?最适温度是少?

进行光照、提高水温、切伤部分叶片;25℃左右。

4)对黑藻什么部位的细胞观察,所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的现象最明显?

叶脉附近的细胞。

5)若视野中某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则在装片中该细胞的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怎样的?

仍为顺时针。

6)是否一般细胞的细胞质不流动,只有黑藻等少数植物的细胞质才流动?

否,活细胞的细胞质都是流动的。

7)若观察植物根毛细胞细胞质的流动,则对显镜的视野亮度应如何调节?

视野应适当调暗一些,可用反光镜的平面镜来采光或缩小光圈。

8)在强光照射下,叶绿体的向光面有何变化?叶绿体的受光面积较小有一面面向光源。

实验四观察有丝分裂

、料:洋葱根尖(葱,蒜)

2、步骤:(一)洋葱根尖的培养

(二)装片的制作

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解离:药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

时间:3~5min.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2.漂洗:用清水漂洗约min.目的: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并有利于染色.

3.染色:用质量浓度为.g/mL.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色3~5min

目的:使染色体着色,利于观察.

4.制片: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按压载玻片.目的: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三)观察

、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换高倍镜下观察:分裂中期分裂前、后、末期分裂间期。(注意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其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

考点提示:

)培养根尖时,为何要经常换水?

增水中的氧气,防止根进行无氧呼吸造成根的腐烂。

2)培养根尖时,应选用老洋葱还是新洋葱?为什么?

应选用旧洋葱,因为新洋葱尚在休眠,不易生根。

3)为何每条根只能用根尖?取根尖的最佳时间是何时?为何?

因为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上午时到下午2时;因为此时细胞分裂活跃。

4)解离和压片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压片时为何要再一块载玻片?

解离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压片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散开来;再一块载玻片是为了受力均匀,防止盖玻片被压破。

5)若所观察的组织细胞大是破碎而不完整的,其原因是什么?

压片时用力过大。

6)解离过程中盐酸的作用是什么?丙酮可代替吗?

分解和溶解细胞间质;不能,而硝酸可代替。

7)为何要漂洗?

洗去盐酸便于染色。

8)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什么?

染色最深的结构是染色质或染色体。

9)若所观察的细胞各部分全是紫色,其原因是什么?

染液浓度过大或染色时间过长。

()为何要找分生区?分生区的特点是什么?能用高倍物镜找分生区吗?为什么?

因为在根尖只有分生区的细胞能够进行细胞分裂;分生区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处于分裂状态;不能用高倍镜找分生区,因为高倍镜所观察的实际范围很小,难以发现分生区。

()分生区细胞中,什么时期的细胞最?为什么?

间期;因为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最长。

2)所观察的细胞能从中期变化到后期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所观察的细胞都是停留在某一时期的死细胞。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9972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