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总结

2022-12-08 23:27:25 135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生物选修3知识点

专题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N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N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N重组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N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N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N连接酶

()两种N连接酶(E·coliN连接酶和T4-N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N连接酶来源于T4噬菌体,只能将双链N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N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

(2)N聚合酶作用的异同:­­­­­­­­­­­­­­­­­­­­­­N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N连接酶是连接两个N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载体

()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具有一至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N片段插入

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N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N分子

3)其它载体: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2.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_化学合成法_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原理:N双链复制

2)过程:第一步:热至995N解链第二步:冷却到556℃,引物结合到互补N第三步:热至775℃,热稳定N聚合酶从引物起始互补链的合成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2.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N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最终获得所需的蛋白质

2)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N片段,位于基因的尾端

3)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基因

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_

.转化的概念:是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

2.常用的转化方法: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其次还有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等。

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注射技术。此方法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

将目的基因导入生物细胞: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繁殖快、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最常用的原核细胞是大肠杆菌其转化方法是:先用C2+处理细胞,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再将重组表达载体N分子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N分子,完成转化过程。

3.重组细胞导入受体细胞后,筛选含有基因表达载体受体细胞的依据是标记基因是否表达

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首先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N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N分子杂交技术

2.其次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方法是采用用标记的目的基因作探针与mRN杂交

3.最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方法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质,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

4.有时还需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如转基因抗虫植物是否出现抗虫性状

(三)基因工程的应用

.植物基因工程:抗虫、抗病、抗逆转基因植物,利用转基因改良植物的品质。

2.动物基因工程:提高动物生长速度、改善畜产品品质、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

3.基因治疗:把正常的外源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表达产物发挥作用。

(四)蛋白质工程的概念

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基因工程在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

转录翻译

专题2细胞工程

(一)植物细胞工程

.理论基础(原理):细胞全能性

全能性表达的难易程度:受精卵>生殖细胞>干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过程: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愈伤组织―→试管苗―→植物体

2)用途:型繁殖、作物脱毒、制造人工种子、单倍体育种、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3)地位:是培育转基因植物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植物新品种的最后一道工序。

3.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过程:

2)诱导融合的方法:物理法包括离心、振动、电刺激等。化学法一般是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

3)意义: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二)动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培养

()概念: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繁殖

2)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传代培养。

3)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称为细胞贴壁。细胞数目不断增,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抑制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

4)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无菌、无毒的环境:培养液应进行无菌处理。通常还要在培养液中一定量的抗生,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此外,应定期换培养液,防止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营养:合成培养基成分: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量元等。通常需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

温度:适宜温度:哺乳动物是36.5℃+0.5pH7.27.4

气体环境95%空气5%CO2O2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5)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制备病毒疫苗、制备单克隆抗体、检测有毒物质、培养医学研究的各种细胞。

2.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哺乳动物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比较容易)和体细胞核移植(比较难)。

2)选用去核()细胞的原因:卵()细胞比较大,容易操作;卵()细胞细胞质,营养丰富

3)体细胞核移植的大致过程是:(右图)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9974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