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研发动态与前瞻

2024-08-19 07:03:52 130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固态电池研发动态与前瞻

自锂离子电池1991年商用以来,能量密度大幅提升,我国技术创新更将其从90Wh/kg推向近300Wh/kg新高。历经30余年发展,2023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达887.4GWh,占全球市场的73.8%,极大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繁荣,使中国在汽车制造业中脱颖而出。同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全球占比超60%,动力电池装机量前10中6家为中国企业,彰显了我国电池技术的全球领先地位。

高性能需求催生固态电池的崛起。随着电动汽车、储能、电动航空、智能终端及国家安全等领域的迅猛发展,市场对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长寿命及低成本锂电池的需求愈发迫切。然而,现有锂离子电池受限于易燃的液态电解质,难以满足上述多重性能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固态电池以其固态电解质的独特优势,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技术前景。固态电池不仅有望同时实现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长寿命和低成本,更被全球公认为颠覆现有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固态电池的研究热潮席卷学术界与产业界,各国政府亦纷纷加大投入,视其为先进电池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实现下一代高性能电池的重要途径,有望引领电动汽车、储能等行业的革命性变革,为全球能源结构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全球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大比拼。固态电池,凭借其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质的独特优势,正引领电池技术向更高能量密度与安全性迈进,成为国际电池领域的技术革新前沿。全球范围内,各国竞相研发固态电池,探索不同的技术路线。法国专注于聚合物电解质固态电池,尽管已具备产业化能力,但受限于能量密度无法超越现有水平,商业竞争力略显不足。美国则主攻固态金属锂电池,虽能量密度高,却面临安全性能及循环寿命的挑战,尚处于多路线摸索阶段。日本和韩国则主要投资于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尤其是丰田与三星在知识产权和技术上占据领先地位,但成本高昂、量产难度大,预计量产时间仍需5年以上。同时,一些国家发展了无机氧化物固态电池,该技术工程化制造困难,尚处于样件制作阶段。

在此背景下,中国则率先实现了氧化物和聚合物复合的固液混合动力电池的量产,即半固态电池。该技术路线能够兼容现有电池生产设备,不仅能推动电池技术的变革,还能快速迭代升级现有动力电池产业体系。此外,我国多个龙头企业和研发机构也在积极布局硫化物和聚合物复合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和巨大潜力。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固态电池研发动态与前瞻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5971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