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阶段性工作总结
某某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统筹推进学习教育与作风建设,推动全州党风政风持续向好。现将阶段性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位推动,全面落实中央和省部署要求
(一)对标中央精神,强化政治引领
中央修订《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后,某某州迅速组织学习,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纳入学习教育重点内容,明确“带头过紧日子”“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发展所需、民生所盼”的工作导向。2025年6月,省委召开专项工作动员部署会,某某州立即响应,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关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要求全州各级党组织将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一体推进学查改。
(二)压实主体责任,完善工作机制
州委常委会带头示范,2024年以来共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等议题50个,州委主要领导开展廉政谈话135批550人次,约谈7家州级单位党委(党组)书记,听取32家单位党委(党组)书记述责述廉。成立由州纪委监委牵头的工作专班,建立“三色调度、五星评价”机制,对重点任务实行台账式管理,每季度“晾晒”12县(市)和州级部门履责情况,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二、创新举措,扎实推进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一)分层分类学习,增强教育实效
1.领导干部带头学:州级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开展“沉浸式”学习,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等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2024年以来,州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相关专题学习6次,举办领导干部读书班2期,覆盖州管干部300余人次。
2.党员干部全员学: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十个一”活动,即一次专题党课、一次集中研讨、一次警示教育、一次知识测试、一次承诺践诺等。全州共开展专题党课2100余场次,组织知识测试120余场,参与党员干部4.2万余人次。
3.重点领域深入学:针对行政审批、工程建设、资金管理等重点领域,开展“以案促改”专题学习。州财政局结合财政资金监管“清源行动”,组织开展财经纪律专题培训15期,培训干部1200余人次;州市场监管局针对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培训8期,覆盖监管人员和学校食堂负责人2300余人次。
(二)丰富学习载体,提升参与度
1.线上线下结合学:依托“某某发布”“某某清风”等新媒体平台,开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栏,推送学习资料、典型案例等信息300余条。同时,利用“学习强国”“云岭先锋”等APP,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线上学习,参与率达98%以上。
2.现场教学体验学:打造“行走的廉政课”品牌,推出重走红军长征过某某路线、苍洱英雄路等6个主题18条精品线路,组织党员干部实地参观周保中将军纪念馆、张伯简纪念馆等廉洁文化阵地,接受沉浸式教育。2024年以来,全州共开展“行走的廉政课”活动4600余场次,参与干部群众2.8万余人次。
3.文艺作品浸润学:创作推出弥渡花灯《兄弟》、白族吹吹腔《清风颂》等一批具有某某特色的廉洁文化作品,通过文艺演出、短视频等形式广泛传播。同时,举办“清廉某某”书法绘画摄影展,征集作品1200余件,营造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
(三)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学习成效
1.日常监督常态化:州纪委监委组建7个监督检查组,对全州各级党组织学习教育开展情况进行全覆盖监督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20余个。同时,运用“1+2+12+N”媒体传播矩阵,公开曝光典型问题28批72件103人,形成有力震慑。
2.专项监督精准化:聚焦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2024年以来,全州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14件,党纪政务处分272人,其中涉及县处级领导干部22人,乡科级及以下干部192人。
3.基层监督网格化:建立“县乡联动、村组覆盖”的基层监督网络,充分发挥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对村级“三资”管理、惠民惠农资金发放等进行实时监督。2024年以来,基层监督组织共发现并上报问题线索320余条,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406个。
三、成效显著,作风建设成果持续显现
(一)政治生态持续净化
通过学习教育,全州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明显增强,“四个意识”更加牢固,“两个维护”更加自觉。2024年,全州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问题线索2726件,立案1199件,留置54人,移送司法机关29人,处分809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不断巩固。
(二)工作作风明显转变
1.精简会议文件:严格执行会议审批制度,2024年全州性会议同比减少30%,文件数量同比减少25%。州政府专题工作会议时间原则上控制在1小时以内,全州性会议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小时,文风会风进一步改进。
2.减轻基层负担:全面清理规范“一票否决”和签订责任状事项,取消不必要的考核评比12项。同时,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州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调研,现场解决问题320余个,基层干部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3.服务效能提升: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州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9.36%、“最多跑一次”比例达99.63%,承诺办结时限压缩78%。州市场监管局建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难题181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三)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1.惠民惠农资金精准发放:通过“一卡通”系统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503.73万人次,全省第一家完成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兑付,切实守好群众的“钱袋子”。
2.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有效整治:开展乡村振兴、教育、食品安全等9个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推动解决问题6063个,立案1199件,处分809人。例如,洱源县两所学校餐饮具阴离子合成洗涤剂超标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全州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规范提升食堂120多个。
3.基层治理能力显著增强:推行村(社区)“零接待”制度,减轻基层负担的同时,将节约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以石龙村和向阳村为例,资金投入到道路修缮、农业技术培训等方面,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四、正视问题,精准把握形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