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集中开展警示教育持续净化政治生态动员部署会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警示教育大会,既是对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的再落实,也是对某某政治生态建设的再动员。刚才,我们集体观看了警示教育片《错位亲情》,通报了近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犹如一记记警钟,敲响了党风廉政建设的紧迫性,更深刻警示我们:腐败问题无小事,政治生态的污染往往始于思想防线的松动。下面,我结合某某区自我革命和反腐败工作实际,讲四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以“时时警醒”的政治自觉扛牢净化政治生态使命
政治生态是发展的生命线。一个地方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优劣,直接关系党的执政根基和群众信任度。某某区作为省会城市核心区,经济体量大、权力集中度高、廉政风险点多。从近年查处的案件看:
“微腐败”量大面广:社会救(补)助资金领域“纸上作为”、虚报冒领等问题时有发生,个别干部将“民生工程”变为“敛财工程”;
“四风”隐形变异:违规吃喝转入“家庭餐厅”,收送礼金依托“电子支付”,甚至出现“躺平式干部”“佛系科级干部”等新型怠政现象;
“关键少数”失守:部分“一把手”在工程建设、资源审批中搞“暗箱操作”,带坏一方风气。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少数党员干部对政治生态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事不关己”的麻痹思想和“隔岸观火”的侥幸心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
净化政治生态是践行“两个维护”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某某区承载着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高品质核心区的重任,唯有风清气正,才能凝聚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
净化政治生态是站稳人民立头的必答题。群众痛恨什么,我们就整治什么。从“校园餐”克扣到养老补贴冒领,从窗口“冷硬横推”到执法“吃拿卡要”,这些“蝇贪蚁腐”啃食的是百姓获得感,透支的是党的公信力。
净化政治生态是护航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当前某某正处于产业转型、城市更新的攻坚期,若任由“潜规则”取代“明规矩”,让“人情审批”挤压“市场公平”,高质量发展必将沦为一句空话。
全区上下务必以“朝受命、夕饮冰”的紧迫感,把净化政治生态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抓实抓细,不断培厚清廉土壤。
二、聚焦病灶根源,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破除五类腐败温床
从警示教育片和通报案例看,违纪违法行为往往始于思想滑坡。我们必须深挖根源,坚决破除五种错误心态:
(一)破除“小错不算罪”的豁免心态
有的干部认为“收张卡、吃顿饭”无关紧要,殊不知“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如某街道干部从接受企业宴请到默许工程围标,最终堕入犯罪深渊。
行动要求: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苗头性问题“露头就打”。今年起推行“廉政风险预警单”制度,对“第一次”轻微违规的干部发函预警、建档跟踪。
(二)破除“别人都这么干”的跟风思想
部分单位“酒桌文化”“圈子文化”沉渣泛起,甚至出现“不喝不办事、不收不信任”的畸形规则。某执法中队全员参与违规聚餐,竟辩称“传统惯例”。
行动要求:开展“破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重点整治“酒局圈”“牌友圈”“校友圈”。对系统性违纪问题实行“一案双查”,既惩当事人,也问责分管领导。
(三)破除“只要不被告就没事”的侥幸心理
有的干部自诩手段“高明”,如某社区主任通过亲属代持资产,虚报救助对象,自认“天衣无缝”,终在大数据核验中现形。
行动要求:升级“智慧监督”体系。推广“扫码监督”平台,群众扫一扫即可查询政务、一键举报;深化“救补人员动态人脸核验系统”,将覆盖领域从高龄补贴扩至低保、医保,让“暗箱操作”无处遁形。
(四)破除“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套现心理
个别临近退休干部心态失衡,把权力当作“提款机”。如某局局长在退二线前突击审批地块,为亲属公司牟利。
行动要求:对59周岁以上干部建立“离任审计+廉洁回溯”机制,重点核查工程招标、资产处置等事项;开展“清风家访”,组织家属签订助廉承诺书。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在全区集中开展警示教育持续净化政治生态动员部署会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6653.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