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的重要时刻,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探讨如何将这一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融入司法工作,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进司法作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中央八项规定自2012年出台以来,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作风建设的鲜明旗帜。对于司法系统而言,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不仅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更是维护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关键所在。今天的党课,我们将从司法史的深厚积淀中汲取力量,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开启司法作风建设新征程。
一、从司法史中汲取作风建设力量,以八项规定精神开启司法新征程
(一)回溯司法史,感悟优良传统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司法作风建设。早在中央苏区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就制定了严格的司法工作纪律,要求司法人员必须廉洁奉公、执法如山。1932年,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的《裁判部暂行组织及裁判条例》明确规定,司法人员如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等行为,将受到严厉惩处。这一时期,涌现出了梁柏台等一批清正廉洁、秉公执法的司法工作者,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提出了”马锡五审判方式”,强调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注重调解,方便群众诉讼。马锡五同志经常背着背包,翻山越岭,深入田间地头,就地审理案件,倾听群众意见,这种亲民爱民、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成为司法工作的典范,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司法机关坚持”有反必肃,有错必纠”的原则,注重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为我们今天加强司法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二)把握时代要求,深刻认识八项规定精神的重大意义。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是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八项规定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等具体问题入手,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迅速在全党全社会形成了激浊扬清的强大正能量。对于司法系统而言,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是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必然要求。司法机关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神圣使命,司法作风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信任和满意度。只有严格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治司法领域的”四风”问题,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同时,八项规定精神也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保障。司法公信力是司法机关的生命线,而良好的司法作风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基础。通过严格执行八项规定,规范司法行为,改进工作作风,能够有效增强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的信任,维护司法权威。
(三)立足新征程,以八项规定精神引领司法工作创新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推动司法工作高质量发展。要将八项规定精神融入司法改革全过程,通过深化司法责任制改革、完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等举措,从制度层面保障司法公正。在司法实践中,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持续整治司法领域的不正之风。要加强司法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让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同时,要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提高司法效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此外,还要加强司法文化建设,将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为司法人员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司法环境,激励广大司法工作者坚守法治信仰,忠诚履行职责,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结合中央八项规定剖析司法作风顽疾,于七一前后开展专项整治
(一)深入剖析,找准司法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尽管近年来司法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司法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精心部署,扎实开展七一专项整治行动。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解决司法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决定在七一前后集中开展司法作风专项整治行动。这次专项整治行动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2025年七一专题党课:以八项规定精神为引领锻造新时代司法铁军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7643.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