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篇)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大会发言摘材料汇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025-07-12 07:03:52 123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1.全国政协常委曹卫星(代表民盟中央):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1

2.全国政协常委徐晓兰:

支持鼓励引导民企参与国家技术攻关2

3.全国政协常委刘忠范(代表九三学社中央):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3

4.全国政协常委张连起:

以“投资于人”推动高质量发展4

5.全国政协常委姚爱兴(代表民进中央):

加快形成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5

6.全国政协常委易纲: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6

7.全国政协常委李世杰(代表民建中央):

完善多元化投入增长机制,加速未来产业培育7

8.全国政协常委燕瑛:

突破AI行业大模型瓶颈,协同构建开放创新生态体系…8

9.全国政协常委李惠东(代表民革中央):

深化农技体制机制改革,助力农业强国建设…9

10.全国政协常委王晓东:

发挥县城的城乡融合战略支点作用…10

11.全国政协常委方光华:

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11

12.全国政协常委冯正霖: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12

13.全国政协常委李瑶:

加强投融资支持,助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13

14.全国政协常委洪慧民:

推动外资外贸稳中提质14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大会发言摘材料汇编

(人民日报,2025年6月26日)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全国政协常委曹卫星(代表民盟中央)

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我国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在深化与各方合作的同时,通过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断增强自身发展的韧性。如何发挥好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尤为关键。为此,建议:

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打通制约经济循环堵点。着力纠治限制企业迁移、歧视性对待外地企业等突出问题,全面清理资质认定等各种显性隐性进入壁垒,破除地方保护。增强制度衔接,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同约谈、行政垄断执法等结合起来,形成合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加强竞争执法和合规引导,用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一体推进法治监管、信用监管和智慧监管,增强监管穿透力,通过有力监管破除统一市场建设的桎梏。加强对企业的竞争合规宣导和培训,鼓励企业通过自主创新获取市场优势。

完善要素市场化体系建设,扩大统一大市场影响力。优化技术和数据要素市场配置机制,推动区域或行业技术交易平台互联互通,健全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破除各种政策壁垒,促进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高效联通,为全国统一大市场注入活力。

支持鼓励引导民企参与国家技术攻关

全国政协常委徐晓兰

近年来,国家出台系列措施支持民企参与国家技术攻关任务,但民企仍面临“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等问题,发展环境仍待改善。建议构建长效机制,推动民企“轻装上阵”参与国家技术攻关任务。

建立参与国家技术决策长效机制。在“十五五”面向产业化的攻关项目实施方案和指南编制过程中,可设立各类所有制企业共同参与的咨询委员会,广泛听取民企代表意见。建立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提高来自民企的专家占比,充分吸纳民企在项目征集、立项、组织实施等环节的意见,提升攻关项目凝练阶段的靶向性和精准性。

建立供需匹配长效机制。搭建攻关项目供需对接平台,精准识别具备攻关潜力的民企,推动民企创新资源与国家技术攻关需求高效匹配。支持有能力的民企牵头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提高民企在攻关项目中的参与度。

建立制度保障长效机制。对民企推广使用后补助、创新券等新型财政补助方式,调整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式,实现对企业的“松绑”。对企业承接专项购买的生产设备,审核后可适当延长其折旧年限。优化招投标领域支持政策,适时修订出台政府采购相关措施,提高采购民企创新技术和产品的比例。对承担攻关任务的民企,推动金融机构就项目的配套资金部分给予优惠贷款支持。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全国政协常委刘忠范(代表九三学社中央)

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根据调研情况,为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议: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技术转移体系,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作用,加快推动形成全国统一的技术交易大市场,建立技术转移体系相关标准规范,实现各技术转移交易中心的互联互通,促进创新成果与技术需求快速对接。

创新利益捆绑机制,激发各方主体成果转化动力。探索技术路线决定权、技术成果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合理配置的运营模式,创新利益分配机制,让各类主体都从中获益,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

精准对接供给需求,解决科研成果“供需匹配效率低”难题。鼓励各地结合产业实际,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高高校院所技术供给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通过大模型给企业综合画像、分析企业潜在技术需求,自动匹配入库科技成果,让更多有价值的科技成果尽快派上用场。

探索定制化研发服务,实现前沿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应用“双赢”。鼓励部分基础研究以产业化应用为牵引,打造科技研发、服务相结合的平台,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运用,以研推用、以用促研,为中国式现代化锻造新质生产力的硬核支撑。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14篇)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大会发言摘材料汇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833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